台灣碳定價落在哪?綠色和平公布企業意願結果:「有點跌破眼鏡」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洪偲瑀
十月底將舉行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其首要目標是讓各國作出2050年淨零碳排承諾,同時歐盟也預計2026年開始課徵碳關稅,跟隨全球減碳趨勢,台灣也將2050淨零碳排列為目標,立法過程中最受矚目的一環即是內部碳定價的標準,將影響未來產業成本、新技術投資意願甚至民生價格。
Image Source:unsplash
近七成企業支持每公噸十美元以上碳費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28日發表之台灣排碳大戶碳定價意向調查,有高達90%企業希望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以減低CBAM(國際碳邊境稅)帶來的衝擊、八成意向同意碳定價逐年遞增,接軌至國際水平。
具體定價方面,有近七成(69.6%)的排碳大戶企業認為合理碳費位於每公噸十美元以上,且有27.3%企業認為合理區段應落在每公噸三十美元。
對於調查結果,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有點意外」,並呼籲政府制定碳定價時需要考量業界意見,對比環保署目前參照新加坡每公噸三美元(約為新台幣100元)之定價,確實有商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