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青年失業率是整體勞工3倍!5大原因揭秘台灣年輕人失業率為何不斷升高

Cover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文/Dr.J
青年失業率會比較高嗎?
因為少子化、死亡率走高等因素,導致自去(2020)年1月起開始人口反轉現象,近期我所寫的文章比較偏重於少子化的議題,希望透過數據分析,協助政府部門找到原因,並對症下藥,只是一篇文章又一篇文章的出去,狗吠火車的我,只見政府依然如故,灑點錢了事。
今天這篇文章就暫時不討論少子化的議題,改為討論一下青年失業率的問題;首先,請教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各個年齡層的平均失業率與只看20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來比較,哪一個比較高?
如果對這些數據有在注意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一個當然是青年失業率,讓我們參考下圖1,以2020年來說,整體失業率(橘線)為3.85%,20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藍線)則為11.61%:
▲ 圖1:失業率與青年失業率
11.61%看起來似乎很高,但是到底高不高,可以參考一下國際數據,也就是說我國青年失業率在世界各國中,排名如何呢?
從tradingeconomic網站的資料分析,在65筆資料中排名第17名,如下圖2,大約排在前26%的位置,比紐西蘭、挪威、英國等重要國家都還要低。
▲ 圖2:世界各國(65國)失業率
青年失業率會比較高嗎?
上面這一張圖是年度資料,如果去抓每個月的資料,如下圖3,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也就是每年的6至8月會攀高,然後一路走低到5月,為什麼會如此呢?原因蠻簡單的,因為20-24歲的這個年齡層,大約是就讀專科、大學的年紀,6至8月是畢業期間,所以失業率會稍微攀高,近幾年來大約是在11.54%~13.18%,高低大概相差1.6%。
▲ 圖3:20-24歲失業率
接著就要思考一件事情,是不是只有20-24歲有此一現象?其他年齡層的失業率是否沒有呢?如果其他年齡層也有此一現象,就代表著6至8月失業率拉高的情況未必與畢業有關連性。
於是我抓了45-64歲失業率(月)的資料來比較,發現除了因為去109年疫情升溫導致失業率稍微拉高,整體來說算是相當平穩;換言之,6至8月失業率拉高的情況屬於20-24歲的特殊現象。
▲ 圖4:20-24歲及45-64歲失業率比較圖
青年失業率為何會一路攀高?
我們把20至24歲失業率觀察的期間拉長,如下圖5,會發現早期青年失業率非常低,大約是4%的水平,自1996年之後就逐步攀高,一路來到2009年金融海嘯突破到14%,接著才緩步走低。
▲ 圖5:20-24歲失業率(1978年~2020年)
我在臉書、群組找了一些好朋友討論一下,想要了解一下大家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段期間失業率拉高的結果;經過一番討論,彙整了大家的意見,大致上有幾個重點:
▲ 表1:網路社群提供失業率升高的見解
其中第3點特別拉出來論述一下,首先把大學學院各年度變化數與勞動參與率來比較,會發現隨著大學學院總數的增加,20至24歲的勞動參與率也下滑,簡單來說:大家都跑去學校唸書了。
▲ 圖6:大學學院總數與20-24歲失業率(1978年~2020年)比較圖
再來對照「畢業人數與20-24歲失業率」,如下圖7,可以發現兩者正相關+0.82,算是相當高的一個數據;據此,我們可以發現當年大量將專科高職升格化的制度,可能是讓20-24歲青年失業率攀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至於2009年之後,20-24歲失業率又逐步下滑,原因可能與少子化結構因素導致勞動力減少有關係,未來10年、20年,預估會隨著勞動力持續減少,20-24歲失業率還會再降低。
▲ 圖7:學士以下畢業生人數與20-24歲失業率
結論:困境一樣在
過去因為學校大量升格為大學與學院,可能是導致20-24歲青年失業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甚至於讓2009年金融海嘯的當年,很多年輕人必須忍受22K的苦果;但是即便這一個為真,既然已經無法逆轉,我們應該往未來看,並且避免犯了前人廣設大學的錯誤。
目前因為人口結構因素,15-64歲勞動人口將逐步減少,未來20-24歲青年失業率應該會逐步下滑,反而要擔心的是未來青年人口減少,該如何找到足夠的勞工來因應經濟發展呢?除了產業外勞之外,老年人照顧也需要社福外勞,未來的照顧人力夠嗎?
以日本為例,近幾年來也是飽受人口結構老化、少子化的困境,因此不喜歡移民的他們也不得不長期規劃引進外籍勞工,像是斯里蘭卡、尼泊爾都是吸納的對象;與日本在人口問題相近的我們,也要早一點面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未來將是搶人才的世代,以補足未來產業外勞與社福外勞人力不足的時代,如果搶不過別人,就要透過科技化輔助,像是關燈工廠,遠距醫療、遠距長照等來解決。
對於年輕人來說,既然搶工作的人變少了,如果再加上自己的領域門檻高、競爭者少,更是自己薪資收入的保證;反之,即便現在出社會的年輕勞動人力逐漸變少,可是大家都搶爽爽吹冷氣的行政工作,一樣有僧多粥少,找不到工作或薪資太低的困境。
總之,趨勢看的見,這一條路就看你怎麼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