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錢真的不是生育率低的主要因素!政府撒錢卻沒意識到「關鍵原因」

Dr. J

20210525

6507 Views

文/Dr.J

政府撒錢招數有效嗎?

哪一個縣市的人口密度增加最快?

猜一下,哪一個縣市的人口密度近二十年成長最快?

這是我在Line群組問的一個簡單的問題,有人說台中市房價漲好高,是台中市。

答案不是。

那麼…因為雙北人口外溢到桃園,應該是現在發展最快速的桃園市?

答案也不是。

難道是號稱最有錢的彰化市,還是科技之都新竹縣市?

都不是,讓我們來看下一張圖?

▲ 圖1:1998-2020人口密度成長率

答案居然是金門縣、連江縣排名第一與第二,個人猜測應該是外島福利不錯、金門設籍者可以分配到限量的金門高粱,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新生兒的補助比較高。

以新生兒補助的部分,各縣市政府提出了許多優惠政策,但近年來每年出生人口已經跌破20萬大關,甚至於今年可能只有15萬,似乎這幾年來撒錢補貼新生兒的政策,並沒有讓出生率上升,反而是各縣市互相挖牆腳、搶新生兒,實際上只是在一種數字遊戲,新生兒掛在A縣市,領A縣市補助,但實際上卻住在B縣市。

出生率降低是因為沒錢嗎?

1960年代有一個「老鼠烏托邦」(the mouse universe)實驗,放了4對老鼠在食物無缺、沒有天敵,可容納3,840隻老鼠的實驗環境中,研究老鼠在此環境中會如何發展;經過55天後數量翻倍,315天就已經達到了620隻,而後總數量來到2,200隻;在第315天至第600天之間,老鼠出現許多異常行為,像是傷害或遺棄幼鼠、同性性行為增加、雄鼠無法維持自己的領地並保護雌鼠、雌鼠出現攻擊行為、消極避世、互相攻擊等。600日以後,雌鼠停止繁殖,雄鼠也居然不求愛、不爭鬥,僅進食、飲水、睡眠並為自己梳毛維持生命而已,整體數量開始下降而最後導致群體滅絕。

在一個食物無缺的實驗環境中,也會導致鼠群滅絕,這個實驗讓我思考一個問題,給予生育補助,是否就代表著人類就願意生小孩呢?

對於已經準備要生的年輕父母而言,哪一個縣市補助比較好,就會想方設法的找門道,以求申請到較高的補助;但是對於還沒想生下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就會有很多因素阻礙著他們,沒錢、擔憂退休金、工業化程度、居住空間太小、年紀太大、不想結婚也不想未婚生子、工作因素、宅宅、自我獨立性較高…等都成為各式各樣的阻礙。

這麼多因素,但政府的所作所為,卻還是以生育補助為主,可是錢真的不是很重要的因素,讓我們來看表1全球2021年預估生育率前十名高的國家,都是一些印象中比較辛苦的國家,但是卻拼命生小孩,5-6%的生育率,相當於民國40、50年代,剛打完二次大戰、國共內戰,然後撤守台灣,生活苦得不得了,但卻生了特別多;從這一張表與歷史經驗來看,有沒有錢似乎與生育率沒有特別的關聯性

▲ 表1:生育率最高的十個國家

讓我們把這一份美國中情局的資料反過來看倒數十名低的國家,台灣生育率排名最後 ,更有趣的是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分別列於倒數第一、二、三、五名,而且倒數十名內,就有六名是亞洲國家,兩個經濟崩壞與戰亂國,另外兩個則是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島。

▲ 表2:生育率最低的十個國家

如果將各國生育率與教育指數進行關聯性分析,得出-0.77的負相關,也呼應出筆者在2018年寫過第一篇分析少子化因素的文章中 ,提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點可能是生育率下滑的原因之一,教育程度高讓下一代進入社會的時間短、結婚生子的時間延後,導致生育區間縮小,再加上教育讓人較重視自我,使得生育情況每況愈下

要不要把少子化當成一個問題

筆者認為首先要確認一件事情,我們要不要把少子化當成一個問題,如果「是」,再討論該如何解決?

1. 如果不能解決:當然就慢慢承受了,或者是換個方式增加人口數,像是接受更多新移民就是一招 ,日本目前也是廣開大門,讓移民進入國內填補新生人口的缺口。

2. 如果能解決:找出問題的關鍵點,金錢只是問題之一,而且不是關鍵因素,現在我國的問題在於把不是問題的問題當成關鍵因素,下了藥方當然難見療效,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或者是不要把少子化當成一個問題,人口減少也是有其好處,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對於地球長期發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情,只是少子化導致的經濟蕭條、退休金破產、勞動力減少、國防兵力不足、學校倒閉等問題,都是這一個過程必須承受的痛苦。

總之,找到少子化的關鍵因素,下對藥方,才能解決問題,政府撒了錢可能無法解決問題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