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景點、夜市人潮消失只因為疫情?原因其實和台灣出生率有關!

Dr. J

20210401

6469 Views

Cover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文/Dr.J

九份老街驚現65店關門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知名的九份商圈店面生意清淡,以往外籍旅客接力塞爆老街的場景不復見,許多店家只好熄燈暫時消息,導致招租的店家愈來愈多,據悉九份老街最多曾有65間商家未營業,與印象中車位一位難求、遊客摩肩擦踵相差甚多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同樣地情形也出現在許多夜市中,占地近5000坪、2018年底開幕的新店安和國際觀光夜市,擁有多達200攤位,也在上個月2月21日最後一天營業後走向歷史;近期,多次跑到士林夜市查訪了一下,現在到處都是出租廣告遮掩住過往的繁華,除了吃的店家生意還算可以,其餘服裝店、手機商品也是生意清淡,很多轉型為夾娃娃機店、按摩店。

Image Source:作者提供

是否真的只有疫情這個單一原因呢?

誰會來逛九份、士林夜市?

國際旅客塞爆了九份、士林夜市的畫面,在Covid-19來襲之後,突然空空蕩蕩了,即便現在疫情好轉,大多數時間這些知名景點、夜市還是人潮不再;正如同股市名言,浪潮退去了,才知道誰在裸泳,當國際旅客退去了,才知道知名景點、夜市的問題所在。

上個月寫的文章中談到了「疫情嬰兒潮」不見了,今年1月出生人口數才9,601,2月的出生人數雖有增加,但也才11,497人,今年是否能保15萬的出生人數,都掛上了一個大問號,明年又是小老虎年,通常遇上虎年出生人口會暴跌,實在是一個不好的趨勢;與台灣有相同人口趨勢的南韓,更被形容成首個消失的國家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不過國家是否會消失,這還是一個遙遠而且不切實際、亂套標題的議題,讓我們回到知名景點、夜市沒落的問題上,首先回想一下,什麼年紀最喜歡上夜市逛逛、到各地知名景點走走?

我覺得還是年輕人的時候,夜市可能還要降到國中、高中至大學的期間為主,所以如果以18歲來當作最愛逛街的參考指標,目前2021年來逛街的18歲族群為2003年出生,當時出生人數為220,070人;往前推10年(2011年的夜市),18歲族群為1993年出生,當時出生人數為325,613人;至於距今20年前的夜市(2001年),18歲族群為1983年,當時出生人數為383,439人;未來18年後的18歲年輕人,可能不到15萬人,夜市的主力大幅度減少,以目前國際旅客還無法補回這個缺口的情況下,夜市的經營當然就異常地辛苦

宅宅文化、電商的推波助瀾

國際旅客的倍增,掩蓋住國內旅遊人口,尤其是年輕族群大幅度減少的問題;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問題,像是「宅宅文化」的興起,大家不太喜歡跑出去,寧願就UberEat外送到家;逛街的產品太少、價格太高,電商可以透過網頁提供數量更多、價格更低的商品,而且逛起來更有趣,還常常有特價的驚喜,也因此讓實體店面的生意一落千丈。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結論

疫情逐漸趨緩,目前只能期待國際旅客回流,可以填補掉這個缺口;但趁此各店面收攤的機會,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因為人口結構的轉變,已經對於許多產業的需求產生徹底的變化,就可以及早因應。

作為夜市主要族群的青少年(18歲上下),這個年紀的群族已經降低到僅有20萬上下,對於夜市經營者而言,就必須開發新的群族,例如吸引35歲上下的人口主力願意再次擁抱夜市。

除了夜市的問題外,大學倒閉的問題也很類似,主要就是年輕學子來源逐漸減少,如果想要降低大學倒閉的速度,可以吸引35歲上下的人口主力願意返校學習,或者是吸引國際學生來台灣學習進修,或者是斷然決定不再招生、轉型為長照產業;人口議題已經不可逆轉,必須及早因應,不要問題燒上了身就來不及了。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