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疫情為什麼破功?醫師點關鍵「沒有100%善良的人類」

原文出自【台灣疫情,為什麽會破功?】,經原作者 黃軒醫師 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Cover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文/黃軒(重症醫學專科醫師)

台灣疫情,為什麽會破功?

太相信,航空上有泡泡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依規定:

1.飛航組員/貨機監貨人員:

檢疫隔離【1-3天】,自主健康管理中心【4-14天】

2.又依規定:空姐,客組員、機務人員

檢疫隔離【1-5 天】,自主健康管理中心 【6-14天】


Image Source:翻攝自 交通部民航局

航空人員是人類,不是神類

航空人員是人類,依國際期刊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內科學年刊 ),研究人員在研究病人發現:

Image Source:vocus

【14天】隔離檢疫後+ 【7天】自主健康

這才是「99%」最安全的隔離措施!

【5天】隔離檢疫,要小心,有近「50%」仍然有漏洞之漁!


現實,地面上有人亂跑

最近一直被問:為什麼飛機機師,只要檢疫 1-3天?

難道只要一飛上天空,【體質,就會改變】了?【病毒,就不能侵身了?】

機組人員,需要檢疫隔離5天,飛機機師只要3天?

飛機師和空服人員,薪水不同外,體質也不同了!

其實,當時為了航空可順利運作,也相信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是有專業的操守。所以才有:

依109年6月7日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修正「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自外站返國之航空公司機組員不列入通報社區居家檢疫14天名單,航空公司應建立嚴謹之居家檢疫管理機制,落實執行管控措施,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監督管理。

現實,「地面上的人類,卻沒有如此100% 善良的人類」 。當局即使假設所有國人遵守了所有的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但是崇尚超自由外國人,不當會遵守了台灣所有的防疫健康管控,要不然外國即便有了疫苗,不也是處於失控狀況

航空人員是人類,我們得以人類的防疫措施。

臺灣還有機會

1. 秋冬加強方案國際化

臺灣秋冬加強方案,不能只有運用於臺灣的境內的人,而是任何入境接觸的人員,這才是上策。外國的大流行,染疫人數,屢屢創新高,這些只要落入世界各地,不都會是高風險的族群? 這些從海外高風險大流行國家來臺灣,這些不都是危險族群嗎?考慮在秋冬加強方案中,入境檢疫幾乎是變成人人有責,

2. 邊界防堵全面化

在節目中,多次提醒,我們的防疫能不能持續成功,就是看【邊界防堵牆】,高不高、厚不厚,缺口大不大。只要任何的鬆綁,COVID19 就是滲透進入。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我在節目曾經說過,防堵,不只是「機場上」的防堵,而是「海上岸邊」、「陸路邊界」也同規則處理,因為最脆弱的邊界漏洞,可能造成防疫大破洞,病毒也偷渡入社區,尤其是無症狀的傳播,當大家以為臺灣國內,一直無本土案例是放心鬆懈的,全球正在火爆的流行,任何人要入境,真是令人非常高度警戒的,不是嗎?

3. 泡泡圈先泡沫化

旅行泡泡又稱「旅行走廊」或「旅行經濟圈」,是在關係緊密且互信度較高的一些經濟體內形成的往來機制。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旅行泡泡著重指在病毒相對受控、彼此檢疫措施互相信任的地方,實現航空往來

這個理想的泡泡圈,在秋冬、在全球疫情大失控情况下,這些只是空談而已,不是嗎?


Buying Time(買時間)

其實,我們在buying time(買時間)

我們正在向COVID19 死神買一些時間,那就是等等疫苗可以接種的時間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只是太可惜了,臺灣沒有及時趕上研發的超前部署,這是臺灣最脆弱的一環。還好,臺灣還有機會,臺灣可以來得及「操錢」部暑!很多國家,連錢都沒得操呢!當然也買不到疫苗。下半年,台灣,才能有自己的疫苗,所以2021的前半年,臺灣還都是處處危機呢


修正,以符合疫情蔓延的趨勢

當世界各地嚴重的淪陷,其實規定,我們得常「修正,才符合嚴重疫情趨勢」。

其實這還真的很困難:

限制越嚴格,經濟貨暢會受影響⋯⋯

這些,考驗了,當局的智慧了。

這次COVID-19 ,真辛苦大家了,只要大流行未停止,沒有人永遠是贏家!

人不是神,也不是萬能!

懺恭向疫情學習,面對人生困境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