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想「腳踏兩條船」?想兼職、做副業先注意5件事才實際

大數聚

20201111

9022 Views

原文出自【疫情下的日本 - 副業其實沒想的那麽容易】,經原著 商社男 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Cover Image Source:PAKUTASO

商社男

有沒有覺得這10年來一些產業都縮小了?隨身聽,數位相機,DVD影片,國內航空等等。大型企業因爲消費習性改變而消失,新類型服務企業崛起,日本在1983年時,有一說是企業平均壽命是30年,但2017年日本做的調查,不少公司在第23年的時候就會遇到經營危機。

公司要是倒了,員工當然也失業,但日本平均壽命又在一直變長,所以需要更多的錢來支持老後生活。疫情到來之後,又讓一些公司開始認真瘦身起來,在家勤務導入後,檢討多餘的人力,或是商圈變化,人力也跟著調整。

Image Source:PAKUTASO

這個因素讓日本上班族不得不開始認真考慮第二個兼職工作,不只民間公司,日本政府也很用力的鼓勵國民從事副業,希望大家不要只靠一條船養老,希望上班族腳下可以踏第二條小船,讓未來的生活更有保障。

自己身邊的經驗來說,做副業前,要先有幾個覺悟,或是方向,那才會做來更上手。


1、不做跟目前經驗偏離太多的,才不會損失時間成本

最近就遇到不少想開餐廳的,這個也不是不行,只是隔行如隔山,除了餐飲的基礎知識外,生產,財務,人際關係等,都要花時間學習。即使學習後,正式進入產業,還需要繳幾年的補習費才可以開始入手,也不保證一定成功。做自己不了解的,學習的時間成本太大,也可能會影響在本業上的表現,有點危險。根據日本的業界調查,餐廳的10年存活率只有10%,如果沒有準備好,千萬不要貿然進入不熟悉的產業。


2、不做需要購置資產的

是不是有聽過跟朋友一起出錢投資xx等等,除非你有閒錢,而且要是非常閒的錢,要不然就不要去做需要花錢購置資產才可以做的副業,副業如果是不需要購置資產,雇用員工等,基本上是不太會倒賠,頂多是沒薪水拿而已,明天想不做就可以不做,沒資產,要收手,一切都很容易。前同事就有幾位想說花小錢開公司,沒賺錢就算了,結果每個月還倒賠錢,要退出也不是那麼容易,最後是花了很多時間跟體力才結束掉那個公司。

Image Source:PAKUTASO


3、不做花勞力為主的工作

盡可能的用經驗跟知識賺錢,避免用勞力來跟別人競爭。用勞力當然也是一種在副業裏跟其他人差別化的能力,但年紀大了之後,你很難跟年輕人在體力上勝負,無法勝出,當然副業上要有突出的表現,或是希望幾年後副業上的每小時報酬都可以成長,也會非常的困難。勞力的工作,短期來看是不錯,但長期來看是很難纍積你副業上的經驗跟實力。


4、活用目前工作累積到但沒用到的知識技能

爲何是「沒用到」?其中一個理由是要避免跟你原本的雇主產生競爭,因爲沒用到,所以就不會產生競爭的問題。但你會問,每個人都會有這些還在睡眠中的技能嗎?

像我身邊的例子,有賣餐飲食品原料的,因為負責很多不同的餐飲顧客,看了許多成功,失敗案例,所以後來就輔導顧客如何開餐廳。或是做實體貿易買賣的,因為了解外國法人想來台投資心態,所以就去做輔導來台的投資顧問。會外文的就更容易了,工作上雖然翻譯不是主要工作,但假日就去接商業會議翻譯。這些技能都是因爲本業而附加產生的第二知識技能,可以因為從事副業,再把這些第二技能再升級,也可以加強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Image Source:PAKUTASO


5、副業收入要贏本業不容易

看過一篇日本的調查,裡面提到在日本,大部分副業的收入大約就是本業的10%左右其實沒有想象的多,所以也不要期待副業可以讓你的薪水有大翻身,想想,副業當然大部分都是新產業或是陌生的工作内容,當然也很難想像一個產業新手可以在陌生的產業一出手就幹掉其他已在這個市場耕耘已久的競爭者,如果你真的那麼厲害,就繼續在本業上努力就好了。

初期先最把副業看成是實現跟滿足自己在本業裏面無法達成的成就感,之後等累積相當的副業實力後,再好好規劃副業的策略,才比較實際。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