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琪/當潮水褪去...追紅利、流量弱化淡去 下一個全球最好的投資地在哪裡?

程琪

20200229

17068 Views

image source:pakutaso

巴菲特說過:「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在中國,我們能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逐漸式微,許多平台開始大量集中,曾經站在風口上的豬都會飛的勝景也開始淡化。

下一階段的投資模式將可能回歸商業本質,溯本清源,而商業運行的內在邏輯顯得越來越重要。對於企業發展而言,是否能形成持續性的盈利模式和核心競爭力壁壘,有待成立和驗證。

在這體現出的是市場在考驗投資人長遠的眼光和硬實力,投資模式要與時俱進,且最好的投資機會依然將在中國。

首先,我們都會先思考一個問題。

在中美經貿摩擦發生的背景下,全球經濟態勢進入放緩階段,中國總體經濟也面臨了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發展不平衡的挑戰,那麼中國是否依然是最佳的投資之地?

image source:Pixabay

放眼全球,中國經濟變革孕育新機遇

城市集聚效應、消費升級、監管政策等各方面要素都是影響中國經濟變動的主要因素。面對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革是實現中長期經濟增長的關鍵,其背後更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和機遇。

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國社會也逐漸步入高收入行列之中,新消費經濟已然崛起並持續升級。根據統計,過去十年中國消費總量對GDP的貢獻率接近翻倍,至2018年更是高達了76.2%。

然而,近年由於出口態勢嚴峻,中國經濟增長形式被迫從投資推動開始轉向消費驅動,並且對內需依賴度也逐漸攀升。民生消費升級同時意味著追求更高質量的產品、服務,以及更多體驗式的消費活動。

放眼全球,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結構性變革和持續增長的前景,為中國經濟孕育新機遇,對於全球投資者而言是一大利好的優勢。

超級城市集聚效應促進產業經濟發展

消費升級為中國產業增長帶來新的驅動力,從高新科技、傳統零售、醫療服務、房地產及金融等各行各業具有影響,未來還需要加強深化性改革,以更適應於國際化、市場化和現代化監管升級的大環境。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朝向高質量階段發展,高速城市化發展也為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根據Morgan Stanley的調查報告表示,推估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會上升至75%,甚至增加2.2億的”新市民”人口數量,其中一半新市民將居住在5個超級城市群,並且每一個城市群將可能在2030年以前突破1.2億人,幾乎趕上了日本總人口數量,非常驚人。

人口密度的增加、消費品質需求提高、產業發展等現象都是催生中國超級城市群的主因,並且超級城市所帶來的集聚效應將對社會資本、人民、企業帶來明顯的正向作用。

其中房地產行業更是奠定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經過幾十年的高速投資和擴張建設,許多城市開始走入新存量時代,資產存量已成為一種長期發展趨勢。在政策主導一切的背景下,一方面符合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城市才得以充分發揮在經濟中的作用。

image source:pakutaso

落實資本市場,協助企業創造價值

由政府主導的改革開放,讓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並創造出全球有目共睹的成績。追本溯源,資本市場的主體包含了上市公司、中介機構、投資者三方,為了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須確保市場參與者所應履行的職責歸位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根本方向。

因此,落實資本市場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相當繁重。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實力及產業的逐漸成熟,具有強大金融實力、品牌軟實力、建設硬實力等企業及投資機構的優勢將更突顯出來,中國當前的產業格局仍呈現分散狀態,需進一步整合才能更好的推動超級城市中的新經濟趨勢向上發展。

對投資人而言,如何在這一片產業領域中找出具投資性的企業,並幫助企業進一步壯大,以及投資機構如何協助企業創造價值,讓其在細分領域中成為行業翹楚,從而帶動產業經濟的持續增長,是對所有投資人在不同周期中最好的考驗。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