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毒品針頭、糞便和天價旅館...你以為的美好舊金山連企業都待不住

image source:Pixabay
全世界最大的資料庫軟體公司「甲骨文」Oracle 宣布,2020開始要把在舊金山舉辦了20年的年度盛會搬到拉斯維加斯。甲骨文是一家血統純正的矽谷公司,如果非不得已,想必他們不會怎麼做。每一個工作跟資料庫有關的人,一生幾乎都會去膜拜一次這個有六萬人參加為期五天的資料庫大拜拜。
天價的旅館
我們是主要客戶,所以這個活動我從來沒有缺席過。近幾年我發現參加的人漸漸變少了。過去那個可以容納六千人的演講主廳到晚了就沒有位子,去年卻空了三成座位。在會場碰到一位東岸的老同事,聊到下榻的旅館。他說普普通通的房間一晚要價395美元,外加一天78元停車費(這種停車費在台北相信比很多旅館還貴),和一大堆沒人看得懂的稅,一天下來就要500多塊。這次因為是講者不得不參加,他說以後公司不可能再批准,所以他也不會再參加了。
旅館昂貴就是甲骨文對外宣稱逃離舊金山的第一個原因。
舊金山房價勇居全美之冠,旅館也跟著水漲船高。大部分公司出差旅館都有上限 – 這些都是死的數字,而不是隨各城市物價調整。這種上限每家公司不同,一般最多就是350一天,但不會有公司願意核准員工出差每晚花500多美金的。舊金山旅館非常少,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金融區,所以幾乎沒有便宜的選項。
▲矽谷街頭流浪漢的家當。
天價的商旅消費
房租影響到的不只是旅館,還有餐飲業。
2019年舊金山共有400多家餐館因為受不了房租太貴而關門歇業。這些餐館很多是在租金昂貴的金融區。少了這些餐館,商務旅客吃頓飯都要大排長龍。舊金山紀事報上周才刊登,一家知名旅館附設的餐廳,為了應對會議期間用餐需要,將額外加收每人每小時30美元的早餐「超時費」。即使不超時,這家餐館的早餐是每人50元,加上8.5%的銷售稅和20%的小費,一頓早餐吃下來要65元。雖然這是一家高檔的五星級酒店,但這多少也反映出在舊金山出差的代價。以我們公司一頓25美元的早、中餐限額,在舊金山很難享受到可以坐下來吃,而有人服務的正式餐點。
所以在客戶強大的壓力之下,甲骨文將年會搬到旅館只要三分之一價錢的拉斯維加斯。光是這一個年會的出走,就讓舊金山每年損失6700萬美元的商機。其他幾個大型企業年度商展,未來也有可能陸續跟進。
金融區的第三世界
甲骨文把年會搬離舊金山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與會者抱怨舊金山街頭到處是遊民、垃圾、毒品、針頭,還有⋯⋯糞便,是人類的糞便,而不是巴黎街景之一的狗大便。這些就集中在會場附近的金融區,從會場走到旅館的路上,想不看到都不可能。有些人趁著出差順便到舊金山旅遊,千里迢迢飛來住一個晚上要價500多的旅館,出了門看到的卻是第三世界。
▲舊金山金融區的遊民帳棚。
▲矽谷市區如同第三世界的垃圾堆。
小小的舊金山鬧區,一共擠了近萬名遊民,而且一直在持續增加 – 成長的速度幾乎可以媲美科技黃金股的漲勢。遊民會這樣暴增,除了房價之外,還有一個很少有人知道而可以拿來當笑話的原因:那就是美國其他各大城市都紛紛把遊民大量送到舊金山。遊民問題沒有一個城市能夠解決,所以最廉價的解決方式,就是出一張單程機票,免費送他們到任何想要去的城市,花個300元就可以把問題徹底解決。這真的是高招,但倒楣的是風光明媚、氣候溫和的舊金山。這裡毫無疑問是遊民的第一志願。
到舊金山當心踩到大便
近萬人在舊金山露宿街頭,拋開觀瞻不談,如廁問題才是真正的挑戰。遊民可以七天不洗澡,但不能一天不上廁所。美國大城市很少有公共廁所,星巴克或速食餐館的廁所都要消費後拿到密碼才能使用。在舊金山,我就常常為了上廁所而買一杯根本不想喝的咖啡。可是遊民並沒有這種奢侈的選擇權。所以在舊金山的鬧區可能看到人類的大便 – 包括在推特總部門口。
柏克萊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做過一次調查,在舊金山金融區一共發現了300坨人類的糞便,這相當於每一條街就有4坨大便。另外他們還發現了一百多支施打海洛因的廢棄針頭,很多就大剌剌的丟在人行道上。這種景象怎麼可能不把觀光客和商旅嚇走?
六零年代有一首歌叫做「到舊金山不要忘了在頭上插朵花」,現在似乎可以改為「到舊金山當心踩到大便」。
▲舊金山金融區的醉漢。
image source:舊金山金融區睡在人行道上的的醉漢。
上下班制的廁所 – 上完廁所別忘了丟針頭
舊金山市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斥資四百萬,在主要路口安裝歐式可以自動清洗的簡易廁所。這原本是一個德政,但一粒耗子屎總會搞壞一鍋粥:有流浪漢把廁所當作私人套房,搬進去就不出來;也有毒蟲在裡面施打海洛因 - 這是天下最安全的場所,因為警察不敢侵犯隱私破門而入。所以市府只好在廁所裡加裝針頭棄置桶,以免打完的針頭隨手亂丟,製造更嚴重的社會安全問題。此外他們還將廁所加鎖,採用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制,並在門口並派專人看守,以防只進不出。所以問題只解決了白天,下了班以後還是恢復舊制,隨地大小便。
在落後國家廁所看到的標語可能是提醒人們要記得洗手。在舊金山則是提醒人們要記得處理廢棄針頭。
▲採用上下班制的高檔流動廁所。有些下午五點就打烊。圖片中間橘紅色的標示,是提醒人們用完針頭後要妥善處理。
街頭的大便和針頭其實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矽谷的房價和陷於癱瘓的交通,早就讓很多人一直在找尋最後一個逃離的理由。準備逃跑的還不只是商展和大型會議,很多企業也已經開始逃離這個鬼地方。
去年十月,市值380億全美國第二大的線上付款新創公司Stripe決定把總部遷出舊金山。這一走還順便帶走了一千多名員工。自2017年以來,舊金山人口已經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民意調查顯示,49%的舊金山居民都因為受不了這裡的房價而等待機會搬走。
舊金山現在的平均房價是150萬–那只不過是一棟很普通三臥室公寓。以舊金山的消費水準,要買得起這樣的房子,家庭年收入必須要在30萬美金以上,而舊金山市民只有12%的人有這樣的收入。
逃離舊金山,結束淘金夢
上禮拜一位美國同事過來跟我預先辭行。他說做到三月底拿了第一季紅利之後,就打算逃離矽谷。這位同事不到50,退休嫌太早,可是他寧可冒著永遠不可能再回到科技職場的風險,也要回歸到可以過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子。他打算搬到北卡羅萊納州,用矽谷的小公寓換一棟等價的湖邊豪宅。當然他也知道在那裡不可能找到高科技工作,可是即使能夠找到一個薪水打三折的工作,生活品質也比在矽谷要好。在矽谷住了20年,他就決定這樣收場,結束這裡的淘金夢。
根據LinkedIn的履歷追蹤,逃離矽谷的科技工作者第一首選是西雅圖,第二是波特蘭,第三是拉斯維加斯⋯⋯這些大城市仍舊有相當程度的科技公司。紐約時報也曾經報導,有些新創投資公司已經開始把資金撤離,打算在中西部的大都會區另起爐灶找尋下一個矽谷。
這一陣出走潮也造成租車公司的卡車奇貨可居。美國人工昂貴,很多人搬家都是租卡車自己搬。現在要想租一輛單程的搬家卡車,由舊金山往拉斯維加斯要花2千美金,可是由拉斯維加斯往舊金山卻只要一百。這個逆差說明了人們想要逃離舊金山的決心。
不過在矽谷住了這麼久,也親身經歷過網路泡沫化的世界末日。我不覺得矽谷會就這麼衰退下去,這裡仍舊充滿了機會。2001年的矽谷哀鴻遍野,身邊的工程師朋友 - 包括我自己在內,30%都丟了工作。可是矽谷就是這麼一個奇妙的地方,它的科技之根紮得又深又廣。剪了上面過盛的枝葉和果實,隔年春天又會長出新的嫩芽。這是一個周期性的鐘擺效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震盪一次。其實就房價和塞車而言,人們想逃離舊金山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水,滿了就一定得流出來。可是不管流了多少,杯子裡永遠都是滿滿的水。
(註:以上圖片皆由作者鱸魚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