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增資、價差利潤...看懂企業「強娶」心態 從大聯大公開收購文曄案談起

Dr. J

20191129

26210 Views

image source:YouTube/WTMEC

大聯大強娶文曄

2019年11月11日國巨(2327)與大聯大(3702)同時宣告暫停交易一天,當時大家誤以為兩家公司要合併了,大聯大還趕緊跳出來撇清說與國巨沒有關係,隔日才知道原來是大聯大準備公開收購同行文曄(3036)。

話說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3702)文曄(3036)於上(10)月7日先後公告,旗下重要代理產品德州儀器工業(TI,簡稱德儀)通知因其策略調整,計劃於明(2020)年12月31日終止經銷代理,短線造成兩家公司股價下跌了將近一成[1]

德儀這一家重要廠商終止兩家公司的經銷代理,也代表著2020年解約後兩家業務的衝擊,大聯大此次以45.8元的價格公開收購文曄三成的股票[2],據筆者推測應該是為了與文曄整合以降低營運成本的商業經營策略,雖然大聯大表示目前是單純屬於財務性投資,這種說法就像是男生帶著女生去Motel,嘴巴講著只是聊天談心,心裡想著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何在收購案中吃點豆腐?

文曄的股東正苦於股價低迷,對於溢價收購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樂透禮物都很高興,因為11月12日的收盤價格才36.1元,離公開收購價格45.8元,還有9.7元的距離,應該可以喜迎2個漲停板;11月13日一開盤果然就有百萬張等著搶買,收盤當然是漲停板,成交量也高達51,149萬張。

如上圖,第二天(11月14日),也衝到漲停板43.65元,只是收盤時43.2元,這時候與公開收購價還有2.6元的空間,11月18日收盤更進一步下跌到42.25元,與公開收購價已經拉大到3.55元的空間。(截至11/18)

還有3.55元的空間,在這種不完全收購的情況下,該如何操作才能賺得到錢呢?

針對公開收購的價差,有一種方法稱之為「走路工價差法」,不過在投資前要先評估風險:

▲「走路工價差法」的可能風險評估[3]

目前看起來投資相關風險不高,依據公開收購說明書「應賣股數壹仟股(含)以下及應賣股數超過壹仟股其中壹仟股為優先收購數量」,也就是俗稱的「一張收購」條款,超過一張的部分則依據比例收購。

換言之,假設以42.6元的價格買進一張,然後向證券公司表示願意賣給大聯大公司(有一些行政流程,須將股票轉至特定帳戶,大多數證券商必須親自跑一趟),當願意賣給大聯大公司的股份超過5%時,條件成就,則收購期間結束後(公開收購期間至12月12日止),大聯大就會將以45.8元將錢轉至個人的證券帳戶,扣除成本,大約賺取3,300元的走路工。

結論:公開收購制度創造的價差利潤

如果直接從市場購買,可能會導致原始股東惜售股票,被收購公司的股價逐步攀高,導致收購公司無力買到預計的數量,因此公開收購制度於焉產生,由證券交易法與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等規定建立公開收購的制度。

收購的一方只需要經過相關申請流程,就可以公開向市場喊話,願意用市價高出一定比例的溢價價格收購全部或一部的股票,接著就可以透過特定專戶的方式,讓應買者與收購者進行交易。

通常全部公開收購的價差極低,但如果是一部收購的話差額會比較大,因為當收購結束之後,其他未能被收購的股票,就像是童話故事灰姑娘的姐姐一樣,從被選為皇后的夢幻中,當灰姑娘成為皇后的一瞬間,夢幻破滅、打還原形,股價會回到該公司股票應有的價值,有可能是起漲點,也可能是被收購後投資人預期的新價值,也因為本次屬於非完全收購,具有價格回跌的風險,也導致一些賣壓,使得價差比較大。

此外,最近還有增資申購的部分,都是小資族賺取一些利潤、微幅擴大本金的機會:

▲近期增資與公開收購比較表(純屬比較研究)

本文介紹公開收購、增資產生的價差利潤,但當你發現有一些利潤空間時,也想要下單來賺點小額利潤時,還是要提醒大家習慣閱讀相關資料,畢竟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前仍應審慎評估。


補充資料:

[1] 大聯大、文曄突宣布終止代理德儀 影響營運逾一成、股價重挫,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07/1551806.htm

[2] 大聯大擬以每股45.8元 公開收購文曄三成股權,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160338

[3] 公開收購統計彙總表 -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162sb02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