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Google惹的禍!科技公司福利受害者 一頓飯告訴你「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原文出自「都是Google惹的禍:午餐,不能再白吃了」,經原作者鱸魚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image source:flickr/:D
那天中午突然覺得不想再吃公司理所當然的午餐,所以走了五分鐘到附近的一個小商場。那裡有一家星巴克,一家現打果汁店,一家三明治店,還有一家以賣整隻烤鷄出名的速食餐館。
過去午餐時間店裡總是排滿了人,你可以在店裡碰到各個部門的同事。這天一推開門我嚇了一大跳。一個可以容納七十多人的餐館,在午餐黃金時間裡面竟只有兩桌客人,而且顯然都不是公司的員工。物以稀為貴,裡面的服務人員看到我掛著公司的識別證,立刻很親切地上來迎接問候,並為我服務。
兩年沒有回來,我已經忘了他們竟是我們福利下的受害者。
image source:鱸魚
科技公司福利的受害者
曾幾何時停在路邊的餐車只剩一兩輛。過去中午這裡總是停了兩整排餐車,各國口味都有,而且當然也少不了台式排骨便當。這些人為了要搶黃金位子,必須一早在員工抵達之前,就先得把餐車開來,佔據最黃金的位置,再開另一輛前晚預先停好的小車回去。等到中午再回來開張。
員工停車場他們不能進去,只有這一小段路剛好貫穿園區,又開放不限時公共路邊停車,南來北往趕場開會的員工都會穿越這條馬路。
過去在午餐時間,每一輛餐車隨時都有十人以上排隊。這十多輛餐車只要做這一家公司中午的生意就可以維持生存。他們一天就只在這一個地點守株待兔。如果這個地點沒了,他們的生計也完全沒有了。矽谷其他的科技公司多採用封閉式園區,像我們公司這樣的生意機會實在不多。
現在穿過黃金地段的馬路,常常只看到一輛餐車,而且很少看到客人。駕駛坐上往往是個年紀跟我差不多大的男人,他應該也是別人的爸爸,別人的先生,而且也有家要養。當他看到絡繹不絕穿越斑馬線前往員工餐廳的人潮,對他的餐車竟視若無睹的時候,我很能猜測得出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學生時代有一次想要在周末跳蚤市場賺點外快,跟朋友突發奇想煮了幾大鍋茶葉蛋,期望美國人會喜歡。可是當人潮對我們的攤位視若無睹時候,我的感覺就跟他現在感覺是一樣的。
所以每次從餐車前面通過前往員工餐廳的時候,我竟然有一些微微的罪惡感。
很多消費都不再順便
公司在這個園區有三千人。假設中午只有五成的人外出用餐,每天光是午餐帶給附近商場的消費力大約就是三萬美元。這附近的商家,餐館,星巴克,果汁店,幾乎完全就靠我們這一家公司周一到周五的午餐生存,這還不包括其他附帶的生意。
過去我到對面餐館吃飯,吃完了常常會跟三朋四友到旁邊的登山車店買一些不需要的配件。另外一邊是一間很高檔的超市。有些同事會在飯後順便過去買一些東西。現在因為不順便,那些可有可無的購買就不再發生,也間接殃及與餐飲無關的商家。
美國的公司與住家與商圈都完全分離。開在大公司附近的餐館到了晚上和周末就完全是死城一個。所以一個公司的午餐決策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
image source:鱸魚
都是Google帶頭惹的禍
兩年前公司為了要跟 Google 臉書等一線公司搶人才,開始加強福利,重新裝潢擴大員工餐廳,並且貼補大部分費用。他們一共開放了八個不同的飲食區,從日式壽司,印度菜,沙拉吧,美式燒烤,義大利菜,海鮮料理,季節性健康美食專區,一直到披薩漢堡三明治 ... 各種口味都有。為了怕員工吃煩,每個禮拜還變換菜單,並且不時發送問卷調查,不斷改進。中午我可以只花外面三分之一的錢,就吃到一大塊現烤的鮭魚,或名廚等級的羊排,省時省錢又方便,這樣的品質與價格是不可能有任何一家餐館可以競爭的。
所以兩年了,我們不再出去吃飯,也漸漸忘記我們理所當然的福利,竟然悄悄地打碎了這麼多人卑微的美國夢。
不過這些都是Google帶頭惹的禍。他們早在20年前就僱用名廚推出員工免費三餐。他們打破所有人的眼鏡,推出五星級餐點,讓員工一早進入公司一直到下班,中間都不需要也不想再出來。之後 Facebook、Twitter、LinkedIn、Uber紛紛跟進,好像不這麼做就吸引不到人才。有個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公司向員工公開徵求午餐建議,結果她建議台式小吃,不久午餐檯上真的出現道地的台式小吃。顯然公司為了討好他們,還特別請了一位台式料理師傅。
現在常春藤名校的畢業生在矽谷選擇工作的時候,除了薪水,下一個考量就是公司的非傳統式福利。坊間甚至有一些提供各家高科技公司午餐評比的網站,給這些即將被寵壞的社會新鮮人做參考。
史無前例的反制法案 : 禁止公司提供員工免費午餐
根據舊金山紀事報最近的一篇報導 Google的戶籍地山景城 (Mountain View) 市政府破天荒通過了一條法案,禁止科技公司提供員工免費餐點。市政府的理由就跟上面我所觀察到的一樣,如果幾萬人的科技公司員工中午都不出來用餐,附近的商家將無法生存。當我跟台灣的朋友提到這條法案的時候大家都非常驚訝。因為這絕對不是他們想像中的美國式民主自由。其實剛好相反。美國的法律就跟娶了媳婦的婆婆一樣,無所不在,也無所不管。只是他們照顧的是整體的福址與平衡,而不是僵限於表象的民主。
這一條法案通過所代表的背後意義是,科技公司也是社區的一分子,應該做到對社區有所貢獻,而不是戕害。所以你的房子太髒太老太舊或太難看,市政府都可以重罰。這是歐美式的民主。台灣式「這是我家,關你屁事」的觀念,面對這樣的法律干涉只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法令,不管再怎麼不可思議,仍然通過了,而且即可開始執行。
即將步入一國兩制的臉書和Google
臉書將成為這條法案的第一個苦主。臉書的總部是在門羅公園市 (Menlo Park),原本不干山景城市政府的事。可是他們即將開放的另一個園區就是坐落於山景城。這條法案擺明了就是針對臉書而來。所以將來這個園區一旦開放,將迫使臉書走上一國兩制。在總部的員工可以繼續享用免費三餐,而新園區的員工將不再有這項福利。
這條法案的下一個當頭棒對準的是Google,因為Google完全是在山景城轄區之內。雖然法律不溯及既往,可是Google正在擴張興建的下一個園區就無法豁免。到時候Google 勢必也將走向一國兩制。
臉書和Google在矽谷一共僱用了五萬名員工,而且還在急速擴張之中。這五萬人每天基本餐點消費力大約是一百萬美元。
天下沒有人能夠跟免費競爭。這根本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
image source:鱸魚
舊金山也將跟進
把戰場轉移到舊金山的金融鬧區。舊金山的市議員受到山景城法令的鼓舞,也跟著醞釀提出法案禁止科技公司提供員工免費午餐。舊金山共有五十多家科技公司提供員工減價或免費的餐飲服務。這裡面最具代表性的三巨頭就是 Twitter,Uber 和 Square。這三家公司在舊金山共有一萬多名員工,這也是一筆龐大的消費力。
自從這些科技公司推出免費午餐之後,鄰近商家即使到了午餐時間仍是門可羅雀。Square 後來試辦每隔一個禮拜五,公司不提供餐點,為的是鼓勵員工照顧附近商家的生意。這麼一家公司蜻蜓點水似的小改變,就給附近餐館帶來天壤之別的生意。就那麼一天,他們還得加僱人手。一家公司可以掌管他們的生與死。
所以這些餐館聯手向舊金山市議會提出陳情。
有一位餐館投資人說,當初看到科技公司蜂擁入駐舊金山鬧區,心想午餐時間一定是水洩不通,所以他投資開了一家餐館。沒想到他也被這種21世紀的新潮流福利給打敗。那些辦公大樓裡面的員工一早進去就再也不出來。
當然這也正是公司提供這樣福利的初衷。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餐換來的是每一位員工多一個小時的產能。以這些員工的薪水來換算,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幾乎是 500%。
下一個可能跟進的未知數
Google 的第二總部將坐落於矽谷首都聖荷西市 (San Jose) 的火車站附近。現在那邊已經開始大興土木。完工後 Google 將再僱用兩萬名員工。如果年底舊金山市議會順利通過禁止免費午餐的法案,Google 未來新園區附近的商家一定也會如法炮製對聖荷西市政府施壓。所以將來 Google 第二總部的員工是不是能夠吃到同樣的免費高檔美食仍是未知數。
未來這種法案還可能會形成一種骨牌效應,像傳染病一樣的感染到矽谷其他城市。
眼紅的國稅局
不過以上這些都只是地方市政府的法令。美國國稅局對於這一塊「不義之財」 也早就看不順眼了。地方政府能夠影響的只有自己的管轄區,可是國稅局一旦入場,那就是全面性的。就技術上來講,公司提供所有的福利都算是員工所得。既然有所得就要繳所得稅。
如果一個員工平均每天免費三餐的市場價值是30美元,那麼這一塊的所得每年就是七千多美元。以30%的稅率來計算,每位員工等於平均每年逃稅兩千美元,這筆爛賬很難向幾萬名矽谷員工追討,所以國稅局打的算盤是向公司課徵贈與稅 … 只是現行的稅法對於食物這一塊並沒有明確的規範,因為當初訂定這些法條的時候沒有像Google這樣瘋狂的公司來攪局。
如果提供食物要交贈與稅,那麼提供咖啡飲料是否也應該一視同仁?國稅局這一巴掌等於打到全美國所有的公司。
目前美國國稅局儘管已經虎視眈眈了好幾年,仍然卡在這個關口。只是我相信他們並沒有放棄。不過從這些科技公司腹背受敵的窘境來看,白吃的午餐或許慢慢終將成為歷史名詞。所以要是認識有人在Google和臉書上班的,趕緊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