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嘉甫/國際公認「最聰明民族」!柯文哲出訪以色列重資安 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

顏嘉甫

20190306

14639 Views

編輯選文

編輯選文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出訪以色列,強調要觀察小國在國際上的生存法則,因為強國環繞、國際間敵意不斷的情況下,要如何存活下來,另外,他也提到最在乎資安問題,因為以色列和台灣是世界最強網軍代表,藉此了解有什麼能讓台灣借鏡、進步的模式,而作者年初也剛好有機會參訪以色列,從科技、人文、創業等角度切入,能給予更多思考空間。

image source:Pixabay

最近不管是台灣的南北兩邊,⾼⾄國家級別都相當關⼼以⾊列的發展,希望能借鑒⼀些經驗,移植到台灣。在2019年年初時,剛好有個機會參訪以⾊列,聚焦前沿技術發展,並了解當地⼈⽂⽣活,創業⽅式等等。希望藉由分享也讓⼤家思考台灣科技的路該何去何從?

科技發展

我們先快速地了解以⾊列的重點科技發展,再討論怎樣思維創造了這個科技強國。以⾊列主要科技發展分成:國家防禦系統科技 、醫療科技、材料科技、及AI算法科技。

以⾊列的國防科技,其實重點在於是「防」這個字。⼤多數的防禦科技為了保障國家及⼈⺠安全,保持中立。所以像是防禦⾶彈,雷達等等都是國防科技的範疇,並非攻擊性的武器科技。所以在通訊系統上,以⾊列的技術還是非常領先。

image source:Pixabay

醫療是當地比較匱乏的資源,醫⽣永遠不夠多。為了解決醫療短缺問題,⼩型化⾼科技醫療設備的創業公司特別多,如:多功能醫療⼿錶,快速檢索乳癌及癌症,腦波的研究等等。這些⾼科技的公司,創業的精神很簡單,其實是為了解決當地的問題,以及可以幫助⺠族提升⾃醫療條件。

由於現階段智能穿戴設備、汽車工業、無人飛行器於未來10年會快速發展,⽽科技的突破⼤多來⾃於材料的更新,所以⾼分⼦材料技術的創業公司非常多,⼤多數皆為了要解決能源的問題。

比如:固態電池、柔性電池、⾼能量密度電池等等。⽬標解決能源問題,才能⼤幅度發展更新的科技。科技的進步始終來⾃於材料的更新,雖然時間久,但投入及產出價值極⾼。這也是當地創業公司投入的產業發展之⼀。

以⾊列所使⽤的AI技術起初是要解決農業及醫療問題,當地飲食⽂化⼤多為乳製品及麥類相關食品,如:起司及麵包等等。但可惜的是,當地雨非常少,沒有那麼多肥沃的⼟壤能夠栽種各類品種的蔬菜⽔果。為了解決雨⽔短缺以及⼟壤問題,使⽤AI科技分類問題,就能⾼效的提升產能。

乳製品也是,我所⾒的AI科技能夠提前預知⽜、⽺是否即將⽣病,要在⽣病之前讓他多休息,不會等到真的⽣病了,產能下降等等。

所以經過上述的區分,⼤家對於以⾊列科技發展會有個初步的概念,也可以加速對於以⾊列的了解。

⼈⽂

以⾊列⼤多為猶太⼈,屬於當今世界上⼤家公認最聰明且團結的⺠族之⼀。從我的認知當中,當地幾乎每個⼈都隨時想要做⽣意。為了加深對當地的⽂化印象,凡是坐上計程⾞後,都會詢問⼀下計程⾞司機有關於創業的想法。

image source:Pixabay

出乎意料的,10輛中只有2輛⾞是過去從未做過⽣意,另外8輛中,只有1位做⽣意虧錢,其他7位都曾做過⽣意並且賺到不少財富,甚⾄有幾位比較年長的司機,還有兩家公司,⼀週⼤概花2天的時間去管理公司營運,且利⽤載客的機會,認識更多銷售管道及機會。

我與當地的司機及⼀家知名的代⼯廠前沿技術項⽬經理聊到,是什麼驅使了這種獨特的創業或者是經營⽂化,⽽他給我的回答是因為「⼈」,這個回答既明確⼜深遠。⽽這個答案也代表的,所有的發展都是因為「⼈」⽽起。

綜合上述的反饋,我整理了當地⼈⽂特性,如果要學會做⽣意,必先理解這幾點:

 1. 朋友 - 把朋友弄的多多的。

 2. 信任 - 只有兄弟,沒有⼩⼈。有錢⼀起賺,沒錢當兄弟。

 3. 誠意 - 做買賣請拿出最棒的產品,或者是資⾦。

 4. 圈⼦ - ⼀⼈得道,雞⽝升天。

要做⽣意,先當朋友。沒有朋友的基礎上,再好的機會也不會留給你、再棒的技術也會藏私。交了朋友後,就嘗試把對⽅當兄弟,⼀切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這是做⽣意的不⼆法⾨。

當了兄弟後,還得有誠意才⾏,多數⼈喜歡把賺錢時間留在對的事情上,⽽不是⾼談闊論的⼈,⽽精明的商⼈並不喜歡把時間花在這事情上。如果今天有⼀筆買賣要做,請先證明⾃⼰的產品是頂尖獨特的,或者⼿頭上有充⾜資⾦可以運⽤,再繼續談下去。

我認為完成了1、2、3後,最後⼀個就是勝利⽅程式的解答「⼀⼈得道,雞⽝升天」。以⾊列的團結,⼤多是建立於當兵時期。以⾊列是全⺠徵兵制,不論男女皆需要當兵。所以基本上當兵時期已經決定你未來⼯作上⾯的⼈脈以及圈⼦。所以在這個圈⼦裡⾯的⼈,只要有⼀個⼈創業成功,基本上會收購其他⼈兄弟公司,進⽽使⾝邊的朋友都賺到錢。

由於每個⼈在創業的過程當中,都希望是⾏業最前沿的⼼態來處理事情,基本上收購後⼤多⼀加⼀⼤於⼆,更能增加獨特性,並且把最後的成本加諸在消費者⾝上。這些創業及⼈⽂特性,驅使著⾼單價且不能複製性的特點。

image source:reijotelaranta on Pixabay

創業⽅式

當兵除了捍衛國家,更是培養求⽣技能。以⾊列全⺠皆兵,不論男女都得當兵,有時候甚⾄會看到女軍官背著⼀把槍在街上走路回家。當兵是為了讓他們學會求⽣的技能,國家希望每個⼈當完兵後,都學會⼀技之長。基本上,當兵有三種選擇:

 1. 沒有⼀技之長 - 軍隊培養你特殊專長與技能

 2. 有⼀技之長 - 在軍隊中,加強技能

 3. 深造 - 如果願意鑽研科技,可以在部隊中考取博⼠深造發展。

這種特殊的全⺠皆兵的⽅式,不斷壯⼤才能,對於國家的科技發展及建設更有參與感。所以和⼀些當地的朋友聊起過去當兵的經歷,感覺歷歷在⽬,像是無⼈⾶⾏機的研發、ADAS開發、防禦⾶彈系統,及防空雷達等⾼科技軍事項⽬。當他們從軍隊離開後投入⼯作,也會延續軍隊學習到的技術繼續研發,更多的是⼀個博⼠帶著許多⼀群部隊的學弟妹們,⼀起創業。

由於當地⼈⽂的特性,當然就很容易把創業這條路,走得實在,走得有意義,並且會有較多機會能夠壯⼤企業,培育更多的⼈才,回饋社會。

該複製還是該超⾞?

以需求來講,早期的台灣⼈抱持著夢想,追求科技的世界第⼀,增加台灣的被需要性。但⽬前的情況,被需要性⼤幅度地降低,反⽽是需要其他鄰近國家的⽀持。我認為應該先增加內需市場,讓好的技術,好的科技能夠不斷地在本⼟迭代發展。

⽽以⼈⽂來看,由於內需市場並不⼤,就算創業,獨⾓獸的公司也很難再出現。所以光是結盟賺錢,培育⼈才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所以惡訊循環後,好的公司也不⾒得會落地台灣,這樣⼀來少了⼈才,就沒有錢財。

所以倒不如,接受⽬前科技發展的事實,加速創造前沿科技,彎道超⾞才能體現台灣價值,並且提升被需要性。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