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旅遊大復甦!台灣觀光業力拚高質感轉型

大數聚

20220627

67881 Views

原文出自【從「海嘯第一排」 挺進「海景第一排」觀光業迎接復甦大商機】,經原著【《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Image Source:pexels

文/楊黎明

觀光業迎接復甦大商機  從「海嘯第一排」 挺進「海景第一排」

觀光產業經歷疫情衝擊,儘管面臨困境,但業者也趁機思考轉型。政府希望提升觀光產業的深度與質感,也希望業者學習新的數位技能,金融業更應該做好場景金融銜接,創造多贏的觀光效益。

全球疫情爆發進入第3年,「好想出去玩!」大概是所有人最真實的心聲了。隨著各國陸續推行與病毒共存,逐漸脫下口罩、解除防疫限制,觀光旅遊產業可望從「海嘯第一排」挺進「海景第一排」。觀察日本迎接3年來第一個沒有行動限制的黃金周連假,機場、車站以及各大觀光景點都湧現大量人潮,飛往夏威夷的國際航班更睽違2年再度客滿;未來台灣觀光旅遊曙光已乍現。

傾向「自組一團」  客製化行程更受歡迎

以國人最愛的出國目的地日本來說,日本將開放小型旅行團入境觀光,部分航空公司業者預計今年第3季起逐步增加一線城市的航班數量,旅行社也已陸續規劃日本旅遊商品,推出熱門主題遊程。旅行社就預估,若入境政策解封,今年第4季日本旅遊市場將可逐步回到疫情前同期的3至4成。

根據《欣傳媒》「2022旅遊觀光趨勢報告」,在國外旅遊部分,77.7%民眾在今年有出國意願,最想去的國家是日本,其次分別為韓國、中國大陸、泰國等地區。在國內旅遊部分,高達74.2%民眾已開始規劃出遊計畫,旅遊目的地以花蓮(42.5%)、台東(42.4%)、宜蘭(21.3%)最熱門;單次旅遊花費(不限天數)則是新台幣5,001至10,000元意願最高。

至於境外旅遊,有超過4成的高端旅客安排旅遊時傾向「自組一團」,顯示客製化及私人訂製行程更受歡迎;旅遊目的地除了日本居冠外,歐美長程線仍受到頂級客層青睞,其中更有64%的民眾,願意花費新台幣15萬元以上進行一次長途旅遊;另有近半數民眾願意花費超過20萬元進行郵輪旅遊。

Image Source:pexels

業者思考轉型  提升產業深度與質感

先前的疫情,讓觀光直接變成「慘」業。從桃園機場入境旅客雪崩式下跌,就可以看得清楚。疫情前,2019年桃園機場入境旅客超過1,186.4萬人,2020年受到疫情衝擊,入境旅客僅有137.8萬人,2021年更誇張,來台旅客人次剩下14萬人,大部分都是商務旅客,等於平均每天入境旅客只有385人。

出境人數也是一樣,疫情前,2019年出境人次共達1,710.1萬;2020年受到疫情衝擊,暴跌到233.6萬人,2021年出國人次掉到只剩下36萬人,這當中還要扣掉往來中國的台商12.9萬人、還有去美國打疫苗的10.3萬人,接著就剩下去日本的1萬4,049人,桃園機場光是在2020與2021年,虧損就高達新台幣50億元。

觀光產業在經歷疫情衝擊以來,儘管面臨困境,但業者也趁機思考轉型。包括旅行社業者、餐飲、飯店、交通,甚至是遊覽車業者與伴手禮小店等,過往有不少是專做中國團客一條龍生意的,但經過疫情,會發現雞蛋不應只放在一個籃子裡。政府希望提升台灣觀光產業的深度與質感,也希望業者能趁此期間學習新的數位技能。疫後,觀光產業轉骨就能迎來復甦大商機。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