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風光赴美的背後:為何東南亞新創願待母國,台灣卻留不住獨角獸?

Howie Su

20220419

49627 Views

Image Source:facebook/Gogoro Taiwan

文/Howie Su

Gogoro赴美掛牌,台灣資本市場的挑戰已非冰山一角

獨角獸大集結,依賴軟體作為創新驅動力

攤開2021年全球新創概況,可發現2021年的新獨角獸創下近年新高,其分佈為美國484家,占比50%、中國167家,佔比18%、印度55家,佔比6%,除獨角獸外,甚至還出現百角獸(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與十角獸(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如果從產業分佈來看,當前的獨角獸集中在金融科技(20%)與軟體服務(18%)兩大類,足見以軟體為主的數位科技依舊是創新的驅動來源。當然,新創獨角獸赴美上市並不是新鮮事,到美國納斯達克掛牌是多數科技新創最終的停泊站,排著變現的不只是創辦人與員工,背後的創投與私募也是磨刀霍霍準備摘取這段等待時間的果實,能在納斯達克掛牌不只是市場對公司的肯定,還能吸引其他新創與創投們加把勁,而在資本市場內,沒辦法變現賺錢就是原罪,對新創來說,在哪裡上市,以及估值高低往往是定成敗的關鍵要素

▲大型創投與私募基金逐為獨角獸背後重要推手

Image Source:CB Insights

台印(尼)新創陸續上市,背後的兩樣情

2022年4月7日以SPAC方式掛牌(代號:GGR)的Gogoro股東陣容相當華麗,在這3億3500萬美元的募資中,股東陣容包含鴻海集團、印尼Goto、印尼Hero MotoCorp、新加坡淡馬錫控股,與國發基金等。公司順勢搭上「永續交通」的熱潮,積極佈局國際市場,如美國與東南亞。以東南亞為例,透過與Goto的策略聯盟,進入Goto接近200萬台送貨機車的市場,同時,鴻海注資也有其因:鴻海當地可替Gogoro代工生產電動機車,看好印尼未來龐大人口基數市場,三方的聯盟未來相當具備發展性。此外,Goto近期也在印尼上市,公司估值高達320億美元(約一兆台幣),背後的股東包含阿里巴巴、軟銀、騰訊、淡馬錫等,為全球最大的上市案之一,目前的Goto是叫車服務新創Gojek 與電子商務公司 Tokopedia合併後的巨無霸,上市期間連印尼總理佐科維多也盛讚Goto對印尼數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過,對比之下,一家選擇赴美上市,一家留在母國資本市場,這代表著什麼?

▲GoTo

Image Source:gotocompany

走出海或就地上市?東南亞新創皆如魚得水

看回來其實是東南亞獨角獸與資本市場已非吳下阿蒙,以新創來說,近期成功募資的新創如Coins.ph、Gotrade、CrediBook、RockX等金融科技業者;大型出場案例涵蓋Bukalapak、BIGO、LAZADA、SEA Group、iCar Asia、Lomotif…等。同時,東南亞資本市場也存在幾大巨頭,除了淡馬錫、GGV、軟銀、阿里巴巴、Tiger Global、紅杉資本、SBI Ventures等大型機構投資人外,一些新興創投也快速崛起,如新加坡的Antler、Insignia Ventures,以及印尼的East Ventures等,多半都有知名出場案例,這樣的創業、資金、市場的不間斷循環,也促成了東南亞資本市場蓬勃發展,赴美上市依舊是主流,但留在當地又何嘗不是一種策略?當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資本市場的估值雖非特高,但在一波波新創陸續掛牌下,到東南亞掛牌也許也是一種選項。

好標的大家搶,國際化與否是獨角獸點頭關鍵

我國在2021年由證交所推出的「新創雙板」(簡稱創新板)與櫃買中心的戰略板,替新創公司與投資人規劃一系列制度,希望能促進資金正向循環,提供新創另類上市地點。不過,就獨角獸的走向來看,這些新機制似乎吸引力還不夠,沛星科技選擇至日本上市,Gogoro則去美國風光了,創新板目前僅有一家錼創科技申請,實際上市數量是零;戰略版狀況好些,目前有東研信超、進典工業、數泓科技、宏碁智醫、騰雲科技、倍力資訊以及大江基因申請,等待IPO上市。新創遠走海外掛牌,除台灣市場估值不高外,稅務制度與全球佈局的容易程度有是重要考量,沛星科技與Gogoro背後具備國際投資人,一方面在海外拓展較為容易,吸引國際人才也不困難,更有機會加入國際生態系,這些誘因當然讓獨角獸往國際拓展了。另外有一點也蠻重要的是,每輪募資的參與者與金額皆會受到前一輪投資人是誰(相當於背書)所影響,一家新創能吸引幾家關鍵國際投資人,要前進海外、至海外上市自然不難。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