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防疫嬰兒潮沒有出現!出生率大跌成「國安危機」 少子化要如何成為轉機?

Cover Image Source:Unsplash(示意圖)

文/Dr.J

1月出生人口跌破1萬人

我這幾天問了許多朋友一個簡單的問題:1月份新生兒只有9,601人,你的看法如何?

看著被問的朋友一眼空洞的樣子,我大概了解到一般朋友對於出生統計數據有點陌生,所以沒感受到這一個數字有多誇張。從過去各月份的比較,1月份出生人數呈現波動狀況,有時候高、有時候低,而且89年至109年,全年度出生人數整體趨勢與1月份是相當的。(如下圖)

接下來,我們可以以1月份出生人數乘以12來粗略推估當年度的總出生人數,計算出來的結果為115,212人,雖然這樣子的算法很粗略,但至少是一個參考數據;如下圖,最後一個110年的點快速下墜,將整年度出生人口數直接下拉5萬人

讓我們再研究一下這一張圖表的型態,似乎每隔20年就有一波下跌,屬於週期性嗎?這一點我暫且無法分析個結果;若是參考一些上述三個紅色框框當時已知的背景,我們可以整理如下:

也許這一些背景因素是出生人口數減少的原因,也可能不是,細部的討論可參考拙著《圖解透視未來:給新世代的投資趨勢說明書》。

疫情嬰兒潮不見了

去(109)年4月正處於疫情高峰,還記得當時4月出清明掃墓,指揮中心針對人潮聚集之地發送廣播簡訊,提醒民眾要注意自身健康安全,口罩要戴好;當時許多人窩在家,於是有戲稱窩在家可能會導致十個月後的嬰兒潮,以前有所謂的「戰後嬰兒潮」,現在有所謂的「防疫嬰兒潮」

只是這一個預期的結果並沒有發生,反而是出生人數陡然下滑,讓人不經反思,大家宅在家的時候到底在幹什麼,不忙著生孩子,卻是沉迷於滑手機、追劇嗎?

讓我們再來參考下圖,結婚對數已經接近2008年金融海嘯的低點,是否因為疫情導致許多人類行為停擺,結婚對數下降幅度的惡化呢?

讓我們繼續看歷年1月的結婚對數變化,如下圖,從98年金融海嘯的震盪2、3年,接著經歷102年至105年尚稱穩定的時期後,就開始明顯下滑的走勢,110年也不過就是順著疫情更為低迷而已。

由於疫情因素的干擾,109年全年度結婚對數121,702對,結婚對數的發展趨勢可能要等到疫情結束之後,看看恢復的情況才能判斷是否「宅宅生活」的型態或其他因素導致人類行為發生變異,少結婚、少生子的現象成為常態

結論:轉機正是成功的契機

我在「圖解透視未來」的新書中提到2020年1月是我國的人口反轉年,隨後的情況發展更是迅速惡化,2021年1月初生人口數就跌破1萬人,探究其原因,有可能疫情並沒有推升「大家沒事就做房事」的現象,導致「疫情嬰兒潮」並沒有如預期般出現;反之,人們或許因為疫情而更為宅宅,買東西靠外送、追劇追到忘記枕邊人,生育率也隨之下降。

總之,出生人口數正逐年下降,有人說是國安危機,有人說是環境生態的一線生機,身為小市民的我們,如同小竹筏遇到了趨勢的大浪潮,只能儘量控制好船身,不要被一擊翻覆。

少子化已經是一個趨勢,而且這個趨勢以我們預估嚴峻的情勢還要更為糟糕,在此浪潮下,大家要小心自己這一艘小船可要小心大浪,切莫不小心而翻覆,反而要更精準地找出少子化趨勢的投資標的,逆向操作,例如針對中年人建立財富顧問產業、改造目前長照事業的缺失、爺孫旅遊事業等,少子化也未必不是一個轉機、人生成功的契機。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