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勞?事情做最多、最累卻成了「職場討厭鬼」 6指標讓工作能力不被浪費

大數聚

20210104

6645 Views

原文出自【做事最多的我,變成了大家最討厭的同事】,經獵聘(微信: liepinwang)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Cover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文/霍輝

要不要在公司展現其他技能?

最近網上有個熱議的話題:要不要在公司展現其他技能?

按理說,能力越強越廣價值越高,理應展現。可調查結果卻相反,大多數人更想隱藏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技能,他們認為展現技能不僅不會促進職業發展,反而會增加工作負擔,帶來額外的工作。展現一點PPT技能就淪為PPT機器,展現一點EXCEL技能就整天給主管免費做報表。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於是有職場老鳥掏心掏肺告誡後浪:千萬不要讓老闆知道你有本職工作以外的任何技能,他們只會覺得你很方便,但並不會覺得你很能幹,也不會覺得你很多才多藝,也不會給你漲工資。

展現本職工作外的能力,到底是有助於升職加薪,還是徒增工作負擔

熱播的陸劇《上海女子圖鑑》裡有這樣一個情節。

和海燕一同入職的上海女孩Kate,平時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的,實際是個有能力有想法的女孩。她明明能力出色,卻深藏不露。

當海燕還在加班用笨辦法統計Excel數據時,Kate隨便一點撥,一個函數公式就解決了全部問題,海燕這才知道 Kate原來這麼厲害。

而Kate卻說:差不多就行了,要是大家都知道你是Excel狂人,包準以後雜七雜八的工作,都扔給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初入職場,很多新人都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證明自己的實力,其實,在主管和同事眼裡,那不是展示,是炫耀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後來有一次Kate被上司點名,給老外客戶匯報,Kate在不經意間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大家這才知道Kate的英語原來也這麼棒。

立刻有同期入職的新人嫉妒Kate,悄悄給Kate的筆電澆上一杯咖啡,Kate的筆電就徹底被燒壞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是職場常態,看看網友們的吐槽,滿滿的無奈與辛酸:

應徵電工,做著做著就成了維修工,再到後來就成了雜工!

會貼手機膜,給同事免費貼了三年,重點是膜還是我花錢買的。

讓老闆知道了我會做微信公眾號,之前專門做這個的人生病請假了,老伴就找我做。我還以為年底他能想到我的好,結果他瞬間把好職位給了別人,意思是我是閒得沒事幹才做的。

自從曉得我會拍照後,公司大小活動都讓我去拍攝,省了請攝影的錢。全員合照裡沒有我,我在拍攝;年會大家開心看節目,只有我扛著單反滿場飛……最後還嫌棄我:怎麼給大老闆拍得照片這麼少?

不管你多有才,在單位你只是個工具人,找工作時技多不壓身,找到工作後技多壓不死你。

能者多勞卻沒有多勞多得,主管只是覺得「能者多勞」是對你的認可,而這種認可是對你的饋贈,你要懂得感恩。

難怪有老油條員工說:在職場,你會也要假裝不會,做人還是低調些,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果真如此嗎?非也!

職涯發展不是靠能力多強而是如何展現

如果你擁有很強的能力,但不去展現自己,別人是無法知道你的能力的,你自然也得不到主管和同事的認可。

真正決定你職業發展的,不是你能力有多強,而是你如何展現自己。一個不會展現自己的人,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發展。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退一萬步說,即使展現能力給你帶來工作量的增加,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個鍛煉的機會。眼界不要太窄,不要只看短期,的確短期內你有可能吃力不討好;可從長期來看,你增強的能力,就是你的競爭力,將來會獲得更多機會和資源,升職加薪、更好的發展都會實現。

展現能力也是個技術活,展現得好,職場走上上坡路,展現得不好,遭人嫉妒,徒增工作負擔,那麼該如何展現自己的能力呢?

可以遵循5W1H的原則,即把握好這六個要素:內容(何事What)、場合(何地Where)、時間(何時When)、人員(何人Who)、原因(何因Why)、方法(何法How)。

(1)內容(What)——什麼能力

要展現本職工作以外的什麼能力才有助於你職場精進呢?當然最好是與本職工作相關、含金量高的能力,讓主管和同事覺得你有價值,不可或缺。在需要的時候,他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非你莫屬,這種稀缺的能力,就是你職場的金飯碗。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所以展現之前要三思,主管需要什麼技能?他看到你的技能後會怎麼辦?如果你的技能能給你工作帶來助力,那就拿出來。

(2)場合 (Where)——什麼地點

展現能力一定要分場合分地點和場合,有的人很喜歡表現自己,且不分場合,在別人眼中,那不是展現能力,而成了炫耀。


很多時候、很多場合,人既需要表現自己優勢特長,也需要藏起自己的小聰明,偶爾笨拙一點也不全是壞事

(3)時間(When)——什麼時候

很多職場新人,常常急於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實力,希望盡快得到主管和同事的認可,這樣鋒芒畢露的後果,往往適得其反,招人厭煩。

新人剛開始還是低調點,站穩腳跟再展現能力。否則很容易過早地成為同事的競爭對手,給你穿小鞋、製造困難,讓你的職場出師不利。展現能力要有度。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4)人員(Who)——向誰展現

如果你的主管知人善用,樂於培養下屬,一旦有機會,你一定要向他展現你的能力,因為他能成為你職場的助推器。

如果你的主管嫉賢妒能,知道你能力後,會把你當做免費勞動力的,在這樣的主管手下,你要做的就是韜光養晦,而不是鋒芒畢露。

另外還有一個好建議:確保除了你的上司之外,上司的上司也能看到你的才能

(5)為什麼(Why)——原因

為什麼要展現這個才能?為什麼要這個時間、這個場合、這種方式來展現?這是不是最優的展現方式?為什麼不能用其他方式替代?為什麼非做不可?

想清楚這些問題,你對自己的展現就會多一份信心。

(6)方式 (How)——怎麼做

展現才能也是有技巧的,學會必要的技巧,讓自己不被忽視。巧妙引導你的主管、同事、客戶注意你,你的形象就能得到快速提升。

比如,你可以在一些關鍵時候「不經意」地暴露一下自己的能力:單位舉辦晚會,你湊巧歌唱得不錯,可以展現一下,下一次你就是晚會節目的不二人選了。

能力若深藏不露,對職場毫無益處

Image Source:freepik(示意圖)

職場上每一次與他人的交互,都是你的一次機會,不要輕易錯過。你要做的,就是低調做人,一旦時機成熟,抓住機會,最大化展現你的能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