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企業巴黎萊雅(L'Oreal Paris)日前在社群上宣傳活動,為了凸顯產品效果中「裝年輕」想法,在其中一張宣傳海報上標註「我明年才有投票權」的文案內容,讓外界引發「政治與未成年無關」的聯想,導致觀感不佳。即使官方緊急下降該宣傳圖並發出道歉聲明,仍擋不住網路輿論批評。
化妝品企業巴黎萊雅(L'Oreal Paris)日前在社群上宣傳活動,為了凸顯產品效果中「裝年輕」想法,在其中一張宣傳海報上標註「我明年才有投票權」的文案內容,讓外界引發「政治與未成年無關」的聯想,導致觀感不佳。即使官方緊急下降該宣傳圖並發出道歉聲明,仍擋不住網路輿論批評。
Cover Image Source:Pexels
文/李建勳
Image Source:FB/反派暴食女子
數位社群傳播當道的世代,意見領袖和網紅崛起,促成許許多多議題的發酵從社群平台開始,而品牌與公司行號亦對社群操作更加著墨,但也因此造成許多議題未能符合品牌概念或企業精神,造成可能的品牌識別傷害。
該現象又是從何開始呢?詳細不可考,筆者記憶中從網際網路開始亦有此現象產生,只是現今的操作藉由行動載具的普及更具傳播威力和殺傷力,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的操作和台北市長大選柯P現象,一直到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社群小編的操作,都能看到藉由社群的傳遞發酵產生許多議題探討和快速傳播的影子。
Image Source:Unsplash
社群行銷的盛行來自於社群平台免費申請和社群傳遞性快速,品牌與企業可藉由社群行銷操作更能貼近品牌同溫層,有別於傳統大眾傳播的操作,操作費用可能更低廉更快速、更不被鎖定於某些媒介中,靈活性的操作讓品牌主能夠傳遞死忠粉絲或培育淺在客戶群,但! 社群行銷是兩面刃,操作得宜自然傳遞快速且得到許多認同者,若操作偏差,則會造成品牌精神損耗且留存截圖,被消費者喚起或競爭者攻擊。
Image Source:PAKUTASO
此操作如前陣子政府機關海巡署小編的操作、國民黨數位科技長的華航改名操作亦或品牌的萊雅、華碩和全聯事件,因社群起也因社群而造成與論負評,雖造成負評時可即時將社群文章或操作下架,但社群的快速傳遞,非下架操作就能撫平。
筆者認為社群行銷的操作,若是個人自媒體不管辛辣還是獨具特色,一切操作可能為了博得眼球目光產生流量,進而獲得收入和品牌業配,但!品牌和企業主不能依照此做法操作,因品牌來自於信任和驕傲感,若一昧的只想在社群中藉由議題操作傳遞,不去思考符不符合品牌精神和識別,或許在社群傳播數字觸擊率上得到了大成功,但隱性的大傷害可能造成品牌沒落最大得原因,之後要補救,不只勞民傷財花更多錢撫平傷害,這不是商品促銷就能抹滅當初社群操作,社群行銷更要掌握品牌精神的底線,方能真正的在社群世代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