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璇/怕外送員沒得到該有的保障?「碎片式保險」或許能讓你外送點得更安心

Cover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游佳璇
Image Source:Unsplash
外送保險爭議
外送人員的保險制度,一直是外送平台與各國政府之間爭執的議題,外送員如果不是平台的員工,平台是否需要幫外送員買保險?如果需要,是買哪一種保險?保險所涵蓋的範圍是只有外送人員工作的時間,還是包括私人使用交通工作的時間?
外送平台這兩年在台灣興起,但相關法規尚未制定完善,目前只有台北市在去年通過《臺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其他縣市的法規都還在研議之中。
然而現行台北市自治條例中,針對外送平台業者應投保的規定卻太過粗略,規定平台必須要連同外送員「非工作時間」也納入保險的範圍內:
“外送平台業者應以⾃⼰之費⽤,以外送員為被保險⼈,依下列各款規定投保傷害保險:
⼀、意外傷害致失能或死亡之保險,最低保險⾦額新臺幣⼆百萬元 。
⼆、意外傷害之醫療保險,實⽀實付型之最低保險⾦額新臺幣三萬元,⽇額⽀付型之最低保險⾦額每⽇新臺幣⼀千元。
外送平台業者應將前項保險契約之保險證或保險⼿冊交付外送員收執,並應於提供外送服務契約存續期間內,維持前項保險契約之效⼒,且不得排除外送服務期間以外發⽣事故之理賠。 外送平台業者應備置第⼀項之要保及保險⼈所交付同意承保資料,保存至保險期間屆滿後至少六個⽉,並將已納保之外送員⼈數及第⼀項之投保項⽬公開揭⽰,有異動時應即更新。外送平台業者未履⾏第⼀項及第⼆項所定義務前,不得使外送員提供外送服務。”
Image Source:Unsplash
也就是說,如果一名上班族在下班之後想要偶爾兼差送一兩份外送,外送平台業者需要承擔的保險費用,包含這名上班族平常的通勤時間和其他休閒娛樂的時間,這樣的制度,明顯對外送平台所需承擔的責任有所不公。
什麼是「碎片型保險」?
面對外送平台這樣新型態的盈利模式,政府和保險業者需要發展出相對應的制度和產品,而什麼樣的保險能夠根據外送員彈性的工作時間,來保障外送員和外送平台的權利呢?答案就是「碎片型保險」。
Image Source:Pexels
碎片型保險指的是為特殊時段規劃的保險,相較於傳統的「全時段保險」,能將保險的時間鎖定在真正需要被保障的期間。以外送平台為例,業者只需要負擔「外送員執行外送業務期間」的保險費用,上面舉例的上班族通勤時間,就不會被包含在內。
其實,碎片型保險也不是全新的概念,國內早有「假日險」(假日出遊增加意外發生的風險,因此有針對假日販售的意外險)、「校園導護險」(執行交通安全導護時的風險高,學校替相關人員在執行導護時間內買保險)。可惜去年台北市的外送自治條例時,相關的碎片型保險產品還未完善,導致平台業者需要購買全時段保險,增加許多平台業者本不用負擔的保費。
Image Source:Unsplash
台灣的外送保險制度
好消息是,目前以碎片式保險為基礎的「外送平台團體傷害保險」,已於三月底完成⾦管會保險局備查,⽬前由安達、國泰以及富邦三間公司承保。提供外送員於「外送服務期間」因遭意外傷害事故之事故理賠。對於「外送服務期間」的定義也對外送員有保障,是指「以外送平台應⽤程式上線接受消費者購買商品之訂單時起,至外送服務期間結束後之三⼗分鐘為⽌」。也就是外送員接單的間隔之間,或是結束接單返家時,都能在保險的涵蓋範圍。
除此之外,金管會也在五月公布已核准國內首張「碎片化外送員保單」,國泰產險外送平台騎士第三人責任險,保障外送員在外送時間, 若遇意外事故致第三人傷害死亡或財物受損,而有應付賠償責任時,可透過保險移轉風險。這種方式讓想要替自己多買保險的外送員可以有更彈性的選擇,讓所有用路人都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Image Source:Unsplash
若台灣政府對外送平台的要求,也能採用精細化的切割保險時間,使外送平台業者所需負擔的保險費用名正言順,不僅能讓各縣市政府有憑有據的制訂相關規定,保障大街小巷的外送人員,更能撇除對外送平台業者不公平的苛求,讓外送平台業者能更好的在台灣發展。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餐館業及飲料店業有提供外送或宅配服務之業者,占比由107年40.1%提升至109年53.8%,這些提供外送或宅配的業者當中,有55.5%的業者108年單店營收較107年增加,無外送或宅配服務者僅44.1%的業者營收較107年成長。此外,外送或宅配服務有助減緩疫情對商家的衝擊:109 年1-2 月餐館業及飲料店業有外送或宅配者,營收年增 5.2%,無外送或宅配者,營收年減 8.0%。
Image Source:經濟部
若是為了鼓勵新創發展,政府完全不介入市場,可能導致消費者或工作者的權益受損;然而,若是一昧使用傳統思維來制訂法規,卻也可能導致新型態商業模式受到打壓,當平台業者倒閉之後,會導致業者、消費者、工作者甚至政府都蒙受損失。唯有在這兩者之中,取得最佳的平衡點,才能達到多贏的局面,並創造永續發展的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