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偕Uber Eats進軍外送市場!64元水餃到400元牛排都送 放話:就是要當老大

原文出自【王品端353道菜加入Uber Eats外送,CEO李森斌:出手了,目標就是當老大】,經原著數位時代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Image Source:王品
文/吳元熙
王品為什麼要做外送?
光是做內用生意,王品集團2018年在台灣收入93億元,年增4.7%。這艘餐飲大船有本錢堅守陣地,不需急著投入外送平台懷抱,卻花了9個月時間準備,宣布全力進進軍市場,為什麼?
▲ 李森斌表示,王品重視用餐體驗,確實在投入外送過程遇到許多考驗。但他們想出很多方式強化與顧客連結,像是提供線上滿意調查、增加外送「安心卡」等。(Image Source:數位時代)
「老實說,我在王品這麼久了,從來沒想過要做外送,甚至沒想到外送會是餐飲業成長動能之一。」王品集團執行長李森斌笑說。
他表示,王品持續追求滿足用餐過程的所有體驗,因此一直到旗下小火鍋品牌12MINI去年嘗試外送服務後,發現助攻業績效果出奇地好,集團開始構思整體外送策略,最終找上Uber Eats當合作夥伴。
4月21日,王品宣布包含王品、夏慕尼、藝奇、西堤等17個品牌、155家店同步啟動外送服務,目標280間門店全面上線。686道菜色中,僅挑選3成餐點上架平台,新增93道外送專屬菜單,強調投入近3百名人力,花費6百小時開會,試菜試到「員工怕」,才決定細節。
推薦菜色從64元的剝皮辣椒水餃、299元的青花驕個人鍋,到400元5盎司牛排不等。
▲ 除了主打吃到飽、侍酒師的少數品牌未上架外送,王品的17個品牌都在同一時間上線平台。(Image Source:王品)
既然做了就要當老大
「這是餐飲集團與我們合作,投入最多門市、上架最多菜色的新紀錄。」Uber Eats台灣區總經理李佳穎指出。
(Image Source:數位時代)
事實上,王品在正式開記者會試營運4天,外送平台業績已占整體的15%,這讓李森斌更有信心策略方向,因為集團有許多「難處」,是同業所無法想像。
「王品牛排就很有挑戰啊,要讓消費者願意花400塊單點外送食物,很不容易。」他強調:「但我們既然做了,就要當上老大。不斷改進、優化餐點與流程,這些都不是問題。」
兩大特色,讓王品外送與別人不一樣
外送平台上的選擇眾多,王品集團靠什麼吸引消費者上門?
第一項優勢是菜色。
王品表示,總共端出的353道菜,全數都在3週內經過5輪以上的壓力測試,每輪試菜至少30-60人不等。如果是湯品,外送時的表面溫度需在65度至70度之間,肉品需在55至60度,甚至還提供暖暖包保溫,如此一來才能盡量拉近外送與內用的品質差距。
▲ 王品的外送安心卡會記載廚師姓名,並記錄製作餐點時的體溫。(Image Source:數位時代)
李森斌說,王品以週為單位檢視數據、調整菜單,由負責策劃外送服務的企業中心彙整資料後,向他回報狀況,目標是大量運用平台提供的數據優化服務。
其次,是重視顧客感受。
王品集團向來看重服務品質,由於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衝擊民眾上餐廳意願,特別在外送紙袋貼上「安心卡」,記錄製作廚師姓名、當時體溫,並附上QRcode,提供優惠收集顧客回饋。
顧客直接在線上給出的意見,和Uber Eats系統內的評價回饋,都會整理在每週的外送戰報中,方便集團戰情中心調整服務。
另一方面,他們針對17個品牌推出不同的紙袋包裝識別,甚至主打80%包裝材質都可回收,目的都是希望能把過去的內用體驗優勢,延伸至外送消費者身上。
意外的網紅加持
這當中也有插曲。火鍋品牌青花驕中山北店接到第一組外送訂單後,特別在包裝內放入感謝卡片,結果發現訂餐者是網紅「阿滴」,卡片被貼在他的Instagram貼文裡,讓集團賺到意外曝光。
▲ 百萬網紅阿滴成為青花驕外送的第一位顧客。(截圖自阿滴英文Instagram)
對內,王品將所有資源傾注在單一外送平台Uber Eats上,能讓集團掌握議價話語權,擁有相對低的抽成價格。畢竟,他們光是2019年在台灣營收90多億,只要能有15%的外送業績,就是超過10億的訂單金額。
不過,要抓住外送消費者的胃並不容易,許多時候,優惠、免運才是最有效的行銷方式。正式加入外送市場,雖可能影響毛利率,但無論是要填補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的業績,或是追上消費者習慣,都是不得不做的趨勢。
從內用資優生來到外送新手村,王品端差異化迎戰,持續朝「制霸」餐飲領域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