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幻想加油就能賺錢? 「負油價」能有什麼影響一次看懂

原文出自「一文讀懂油價為何會暴跌到負數:被逼死的五月多頭!」,作者周覓,經全天候見聞(微信:jianwen724)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周覓
原油市場出現了極為歷史性的一幕:
WTI 5月合約交割在即,因為需求數據大降、存儲難度陡增等問題,5月合約一路暴跌,接連跌穿從10美元到1美元九道整數位心理關口,在距收盤不到半小時前跌為負值,日內跌幅超過100%,臨收盤前一度跌至-43美元/桶,最終收報-37.63美元/桶。
負數油價意味著:賣家願意為了讓買家接貨,不僅原油不要錢,還願意倒貼。
油價真的一文不值了嗎?當然不是!這是一場罕見的「逼死多頭」的大戲。
需求雪崩、存儲無門
這一幕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這要從期貨本身說起。期貨的本質意義是交易雙方在未來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商品可以是大豆、石油等實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期貨是一份契約合同,期貨市場則是一個投機市場,絕大部分期貨交易者都不會接觸到實物商品。
Image Source:Unsplash
大多數期貨在即將到期的時候,交易商可以選擇平掉本期合同,然後購入下一期期貨,在行業內稱為「展期」。
正常情況下即將換月的兩種期貨合約的價差不會過大。但是這一次,WTI 5月合約和6月合約的價差已經超過9美元,意味著期貨合約從一個月滾動到下一個月,投資者若要保持相同的頭寸,成本將增加45%,這十分罕見。
從時間上看,WTI 5月合約將在4月21日(約凌晨02:30)進行交割,多數交易商會在4月16日-20日展期。
但在這個展期的關鍵時間點,一系列消息衝擊了5月合約:
首先是極其疲弱的原油需求。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4月,全球原油需求將收縮約2900萬桶/天,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暴跌至創紀錄的930萬桶/日。兩項數據對油價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其次是存儲空間告急: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中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不包括戰略石油儲備)較此前一周增加1924.8萬桶,美國原油庫存變化值連續12週錄得增長,漲幅續刷紀錄新高。
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原油庫存增加572.4萬桶,前值增加641.7萬桶;庫欣原油庫存變化值連續6週錄得增長。
這一系列數字意味著:貿易商很快就沒有足夠空間來儲存原油了。這導致近月合約的價格要遠低於遠月合約,反映出供應過剩的預期。
5月多頭被「活活逼死」
對交易商來說,如果不平掉5月的多頭合約,意味著將收到石油現貨,而且只有幾天時間告訴賣方自己如何收貨。
對大多數沒有接觸過實物交易的交易商來說,簡直就是活脫脫的原油交易版「網戀奔現」。這時候想去庫存找到石油存儲空間,基本是不可能的。
隨著交割時間的臨近,這種供需矛盾越發明顯,5月合約對純虛擬交易的交易商來說已經成了燙手山芋,5月的多頭成了空頭「砧板上的肉」。
於是,原油史上罕見的「負數油價」一幕出現了。
5月合約已崩,6月合約瑟瑟發抖?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受到5月合約價跌至負值影響,6月WTI合約價格也大跌了16%,但仍然在21美元上方。
新的博弈又開始了,6月合約的多頭有幾個利好消息:
需求側:歐美接近復工,原油需求會出現一定的回升;
供給側:OPEC+原油減產從5月開始,5,6兩個月的減產幅度達到近1000萬桶/日;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5月多頭面臨過的窘境依然存在:
中美同時加強原油儲備,其對需求的提振遠遠不足以彌補巨大的供需缺口。
而面對慘淡的經濟和嚴峻的疫情,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為首的減產國家執行減產協議的力度有多大?有美聯儲托底流動性,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減產會如期而至嗎?
需求能恢復多少?歐美復工的節奏能多快?目前的步驟看仍然小心翼翼。即便考慮這些不確定性將決定接下來6月合約的命運,而唯一確定的是:庫存容量有限。也就是說,面對歷史性的需求崩塌,6月的原油博弈將異常激烈。
不過這都是市場博弈,作為消費者,不要做加油還想賺錢的美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