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吃播都能像千千一樣!月入近百萬的吃播主「以吃謀生,靠吐活著」

原文出自【月入20萬吃播真相:以吃謀生,靠吐活著】,經原著雜誌之旅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Cover Image Source:Facebook/千千進食中/Chien-Chien

文/AndyLsr


吃播,就是直播吃飯

2015年,韓國興起美食偷窺熱,人們通過付費看美女和壯漢直播吃飯。日本一直有大胃王挑戰賽,吃播熱自然蔓延到日本,大胃王從線下走到了線上。趨勢之下,吃播文化也滲入了中國。

2018年,短影音平台興起,吃飯直播從只有直播,再到影音日記,吃播市場空前巨大。最初做吃播,紅起來的都是大胃王。像日本的木下佑香,中國稱她為「淨壇使者」,原因是吃什麼都不留一點剩菜,湯汁都不留。木下佑香能吃下32吋大披薩,30個牛肉漢堡,還有各種酸甜油膩食物,吃起來輕鬆又美味。傳聞說,她的胃是常人66倍,一個月能吃掉30多萬。

Image Source:Facebook/木下ゆうか KinoshitaYuka

至於密子君,是中國最著名的女吃播,因在B站(bilibili)上傳自己的吃播影片—《速食10桶火雞麵用時16分20秒》走紅,獲得了173.4萬的點擊量。沒有配菜情況下吃掉8斤白米飯,半小時吃下40個鮮花餅,30斤小龍蝦的戰績,讓人妒忌她吃的多又不胖的體質。這類是最早期的吃播主,通過大胃王+不錯的顏吸粉無數。不僅收入可觀,密子君還上了《天天向上》這類頂級流量的節目,大大增加了曝光量。

Image Source:Facebook/密子君Mires

但在自媒體日趨飽和的今天,高顏值+大胃王的人設吃播越來越多,後來者就沒有了市場競爭力。那怎麼辦呢?想短時間紅起來,吃播們大都有兩個特點,一是吃得刺激,二是又多又刺激。因此,很多人做起了「刺激」吃播。


刺激的吃播興起

在酸甜苦辣鹹五味中,辣是最富刺激性且複雜的一味。於是,「辣播」們的影片裡,全天下的食物都應該爆辣。例如,將老乾媽和果凍放在一起,辣到變形,夠刺激,就能收獲觀看量。不過,「辣播」其實還算好的,還有更離譜的。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B站美女吃播阿尤,花了1000塊人民幣,買了一隻龍蝦,發在朋友圈。有人提醒,這隻龍蝦像死了很久的,有點腐爛。她沒理會,硬生生把那隻龍蝦吃掉。讓人隔著屏幕都覺得噁心。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還有生吃的吃播,最驚悚的是生吃活章魚。將章魚醬燒或者川燙後,播主們朝著章魚的頭部一口咬下,向鏡頭展示裡面的內臟。有個女主播生吃活章魚,就被咬掉了臉上的一塊肉。生吃章魚本來就很危險,咬到臉還算命大,嚴重的話有可能導致窒息,據統計,韓國平均每年有6人因食用活章魚而窒息死亡。變態又刺激的吃播,慢慢走進人們的視野,發人深省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為什麼大家都想做吃播?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做吃播呢?很簡單,名與利。大胃王密子君這樣的IP走紅了之後,一大批人渴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賺錢。GQ報導曾記錄一個吃播主的故事:2017年前,她就是個看吃播的小職員,密子君和大胃王mini十分火紅,羨慕她們靠吃飯賺錢,吃飽了錢也拿到手。偶然的機會參加了次大胃王比賽,「徵集大胃王,百萬年薪等你拿」的口號讓人心動。雖然最後沒拿第一,卻因為這個比賽,走上吃播行業。

她加入兩年多,慢慢讀懂了這個行業的真相:吃播吃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必須是觀眾喜歡的烤肉,炸雞,火鍋等油膩食物;吃播要吃的快,還要吃單一的食物,吃不同的食物觀眾就不知道你吃了多少;吃播是場表演,食物是主角,我是配角

自己出來自己經營後,每天睜開眼睛就工作,除了播,還要自己剪片、寫腳本、找餐廳合作。她要定期去醫院體檢,同時為了保持上鏡效果,會定期去打瘦臉針。她曾想像,吃播把吃和播結合,不僅能賺錢,還把飯錢省了。夢想變成了事實,但代價就是得了職業病,對食物好不好吃已經完全失去知覺。暴利行業下,總有暴力代價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受密子君這類IP影響的人又何止一個?吃30碗拉麵,80個雞腿,100個雞蛋,300個泡芙的內容直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天賦異禀的人類畢竟還是少數,為了走捷徑,各種作弊方式層出不窮。很多人選擇通過剪輯影片與後期「欺騙」觀眾。假吃、使用鏡頭切換造假,已經成為了拼量的「吃播」行業中的造假重災區。


吃播也能有欺騙

打著大胃王旗號吸引觀眾,但是在影片中卻通過多種手段進行造假哄騙大眾。儘管很多主播都無一例外地宣傳自己的天賦異禀、食量驚人,但更多的主播其實並沒有那麼能吃,都是靠背地裡催吐。她們的胃其實無法消化那麼多快速吞嚥下的食物,只能在微笑著結束錄製後,第一時間奔向洗手間,來解救已經過載的胃。

這些主播會採取手摳、插管等辦法吐掉胃裡那些在直播時津津有味吃掉的半消化食糜。為了方便催吐,他們在直播前要吃很多生雞蛋養胃,直播時還要喝大量碳酸飲料,因為這樣有利於嘔吐。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人拼命!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在高額打賞的誘惑下,主播們選擇催吐以減輕胃的負擔,卻忽視了催吐對身體帶來的危害。臉變大,食道癌,嗓子變啞,胃穿孔、厭食症,就像一把把鐮刀,懸在他們頭上。即使有這麼多的套路,但是吃播依然被稱為「下飯神器」,「吃播」影片為什麼能夠成為短影片內容中的黑馬呢?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看吃播呢?

吃播能夠走紅,符合當下人孤獨的心理,陪你吃,直接戳中了消費者的痛點。「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的口號告訴我們,吃飯是一件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吃播更多時候扮演的是陪伴的角色,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打開吃播影片,有人陪著吃,似乎緩解了一個人吃飯的孤獨感。這種隔著螢幕陪你吃的方式,讓很多平淡的生活裡有了一絲樂趣,也比一般的直播內容,有了更強的粉絲黏性。很多吃播的粉絲都說:哥吃的不是飯,是寂寞!

小白菜、泡菜、魚餅、年糕條、火腿、蟹肉絲、韓式拉麵,清水一倒,立即開火,煮熟後丟進芝士攪拌,一份「部隊火鍋」就此誕生。鍋內沸騰的水發出咕嚕咕嚕聲,香氣彷彿穿過屏幕,挑戰直播間吃貨的嗅覺神經。

減肥節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恨不得吃什麼之前都得算下卡路里,這種滅人欲的操作必然需要一個發洩口。吃播,直擊大眾最基本的「食色,性也」的生理需求。你不敢吃、吃不著、吃不下的東西,吃播主們都可以替你吃。

Image Source:Facebook/千千進食中/Chien-Chien

無論是大胃王,還是美食加持,甚至是惡搞吃播,所有的吃播,都是能讓看的人爽。比起其他的直播,吃播離消費者最近,也更能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通過觀看博主吃飯獲得感官上的替代性滿足是「吃播」能夠在激烈的內容競爭中突出重圍的重要基礎。粉絲經濟下,吃播追根究底看的是刺激,但人們總是期待下一個刺激,當主播滿足不了用戶的獵奇心理時,他們會毫不留情地轉身離去。

以前密子君吃10個漢堡,我們就感覺她是大胃王,到現在浪味仙浪老師不吃一桶,我們都感覺不過癮。觀眾的胃口也在變大。

靠吃月入幾十萬的巨大利益下,吃播播主們從使勁多吃、到自虐式的吃、擦邊球式吃、再到後面玩命吃。吃播們用盡了渾身解數,也將自己逼到了死胡同,不知道下面他們還能再吃什麼?但吃播想要長久發展絕不是靠獵奇、辣眼睛,而是要尋找良性刺激,否則再多流量紅利也救不了。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