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便當才不是為了省錢!這是現代職場人的一種自我救贖

大數聚

20200303

13600 Views

原文出自【帶飯上班,當代年輕人的自我救贖】,經原著雜誌之旅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Image Source:豆瓣

文/AndyLsr

週一到週五,每天中午時間的指針剛劃向11點50的角度時,辦公室茶水間那台微波爐便開始準時行使它的功能。門庭若市的茶水間散發出陣陣的飯香,攪動著仍端坐在電腦前思量點什麼外賣的社畜的味蕾。排隊熱飯時,大家互相詢問各自的飯菜,輕鬆的氛圍淡化了一上午緊張工作的氣氛

午飯,在職場上是個有趣的時段,短短兩小時各種談資輪番上演

公司同事每天午飯都靠外賣解決,同時不忘附帶咖啡、點心之類的下午茶。而有的人在同事之間是個「異類」,全公司上下,就她一人每天帶個便當盒進出CBD,也從不參與同事的下午茶。大家碰一起吃飯時,皮一些的同事總會半開玩笑打趣她:「每天這麼帶便當,你一定很窮吧,來吃我的」。

Image Source:Pakutaso

在《知乎》上刷到了一個問題:「每天帶便當去上班很丟人嗎?我每天都帶著便當搭地鐵,但是有人異樣眼光一直盯著你的便當袋看,感覺很不舒服,可能我想多了,帶便當丟人嗎?」。

其實,帶便當去上班覺得丟人,通常是這兩種心理在作祟:一是公司裡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帶便當,就你自己帶便當,怕成為同事中的一個另類;二是自己心裡頭有自卑的感覺,怕別人嘲笑自己「窮」,嫌棄自己。

無論是什麼樣的心理,大概都是你個人的主觀臆想,也許在大家的眼中,你帶便當還是挺讓人羨慕的一件事。帶便當怎麼會丟人呢?大家羨慕還來不及呢!畢竟自己帶便當,可是處於辦公室午餐鄙視鏈的頂端呢。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是我們選擇了外送,還是外送選擇了我們

智聯發布的《2019中國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不同年齡段的白領午餐形式各異,年輕白領更熱衷點外賣。外賣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只能靠外賣填飽肚子的年輕人,也喪失了吃飯自由。有時,我甚至不知道到底是我們選擇了外送,還是外送選擇了我們。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變成外賣忠實擁躉的年輕人,只想著圖快圖便捷,卻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找不到吃飯的本心。而真正擁有生活的年輕人,是那群堅持帶便當上班的年輕人。他們在繁忙工作之餘,依然可以精心搭配每一天的餐食,認真吃好每一頓飯。

Image Source:Facebook/戶戶送 Deliveroo

帶便當上班,給了他們從平凡日常裡感知幸福的能力

每天中午打開飯盒,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他們可以同時收穫做飯的成就感,品嚐時的幸福感,得到雙重滿足。如果做飯好吃,還能獲得同事們的青睞,拉近彼此的距離。帶便當上班,還給了他們精打細算的超能力。以前還沒獨立時,總會聽父母說「不當家不知油鹽貴」,當我們真的背井離鄉,離開父母,才發現這些柴米油鹽裡藏著太多省錢的秘密

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中國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裡表明白領們的生活開銷中,飲食是除房租外的第二大花費。對很多家裡做飯的職場人來說,往往自己家裡的飯菜都還吃不完。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會多出很多米飯來,或者還有些菜餚是需要隔夜再吃的。如果前一天不吃完,很可能就會浪費了倒掉,不得不說這樣確實造成了不小的浪費。如果第二天上班能夠自己帶去,並且單位裡也有微波爐之類的設備,那麼帶便當上班絕對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Image Source:雜誌之旅

節約資源當然還會表現在金錢方面,拿一些大城市的消費來說,一頓中餐的價格一般都需要100多元,一個月22個工作日至少也得2200元左右。而帶便當,並不一定需要重新準備新的飯菜,所以成本少可以說是降低不少。一個月節約好幾百,一年也就是好幾千,差不多夠你買一個不錯的智慧型手機了。學會在生活費上「斤斤計較」的年輕人,才算是領悟了生活的真諦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