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聖聰/一個亡國感、兩種辛酸淚...大數據告訴你韓國瑜為什麼有亡國感

image source:FB/韓國瑜、FB/Lam Lo
亡國感是最近三個月來的新興詞彙,但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從1996年總統大選開始,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就成為隨時準備夭折的「政治符號」,而且過了廿三年,中華民國還是在地球上活得好好的。不過,近來因為香港反送中事件,成為一些青年朋友熱議名詞,甚至衍生詞「芒果乾」,用以譏嘲國民黨對於此節毫無作為的語詞也接連出籠。另外,亡國感固然有激起民眾「保台抗中」,卻也有人反譏這是「消費香港」,果真是「一個亡國感,兩種辛酸淚」。
這次,我們使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針對「亡國感」及「移民」二字進行三個月量測,時間是從2019年5月10日起至2019年8月7日。亡國感聲量為16315則,移民則有99884則(見圖一);兩者呈現低度正相關,聲量趨勢相關程度為0.36(見圖二)值得注意的是,當香港反送中抗議、韓國瑜取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時,兩個名詞均同時飆至新高。
▲圖一:亡國感聲量趨勢圖(觀測區間2019.05.10-2019.08.07)
▲圖二:亡國感的聲量關連列表(觀測區間2019.05.10-2019.08.07)
從熱門關鍵字來看,亡國感一詞主要從PTT八卦版的【問卦】而出,也許有感而發,當然在背後企圖帶領議題的意圖明顯。聚焦的人物,主要是韓國瑜和蔡英文。從香港反送中事件,不少年輕朋友認為在一國兩制下,所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以愛鄉護土情感油然而生。對於曾經禮貌性拜會香港中聯辦的韓國瑜,當然疑慮難消;另外,在民進黨「保台抗中」的選舉策略下,不僅要打消紅色媒體入侵台灣,項莊舞劍直指韓國瑜,也讓韓國瑜和亡國感二字關關連性居高不下(見圖三)。
▲圖三:亡國感的熱門關鍵字(觀測區間2019.05.10-2019.08.07)
▲圖四:亡國感的新聞熱門文章排行(觀測區間2019.05.10-2019.08.07)
觀察「亡國感」議題強弱,主要看回文則數。民眾接觸此節,從入口網站雅虎新聞進來後,主要接觸到「亡國感」語詞的是信傳媒、雅虎新聞政治版以及上報、放言、新頭殼、風傳媒等,可以看得出來,「亡國感」需要較長篇幅的論述才能說得清楚,相關討論也才能聚焦。
從文章內容也可以看到,「看清韓流真面目」把打敗韓國瑜當成是拒絕紅媒、拒絕一國兩制、拒絕中共代言人的「三合一目標」,也才有機會從厭世的社會氛圍中找回民主信念;資深媒體人鍾年晃也說明,大家亡國感之所以越來越強,主要是因為台灣內部有一群「北京同路人」的媒體與政客,配合中國統戰,不斷吹噓中國是多麼美好,致使國人對自己國家喪失信心,才會產生強烈亡國感。
▲圖五:亡國感的社群熱門文章排行(觀測區間2019.05.10-2019.08.07)
從社群文章排行來看,許多網民將「亡國感」的討論平台,放置在Youtube的串流電視節目上,例如6月12日東森劉寶傑的《關鍵時刻》談論香港反送中遊行抗議衝突;6月13日,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揭曉後的三立新聞【Live】直播後所做新聞專題;以及周玉蔻在民視主持的《辣新聞152》譏嘲,韓國瑜造勢全台飛揚,卻造成亡國感瀰漫。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加拿大的Youtuber《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透過Google Analytics 進行「移民」二字分析,發現在7月15日聲量異常飆高,經查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確定為高雄市長韓國瑜所致,網友在後續回言多留有「亡國感」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