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溫良恭儉讓」沒人在乎 海外工作讓她看見台灣人輸了什麼

原文出自網站PressPlay【努力不夠,還要被看見!海外工作專家教你,績效考核表一定要寫出「這些內容」】,作者「在海外工作的一百個理由」,經網站PressPlay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image source:Pixabay
伊蓮小姐跟很多在海外工作的朋友聊天時,常常覺得台灣人在職場上最大的劣勢,就是不知道該怎麼適時地表現自己的工作成績,進而升遷或是加薪。
沒辦法,誰叫我們從小的教育常常教我們要謙虛,溫良恭儉讓。老闆交代要做的事就把它做完,而不去居功或是說嘴。
適時地表現自己的能力或成績,是在公司大放異彩的第一個方法。畢竟你要有成績,才能讓別人認可你,認可你是非常認真的員工,認可你在這方面的專業能力,認可你願意付出的精神。
適時表現自己工作成績的場合有很多,大部分公司都有年度績效評估,讓員工跟老闆審視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來年的計劃,這就是最好的時機,讓你把過去的工作表現用清楚、最好是「量化」的方式表現出來,讓老闆知道。不要以為老闆都知道你在做什麼,我的經驗告訴我,很多事情你不提,老闆真的不一定知道,畢竟他自己也很忙,底下也不只帶你一個人。
年度績效評估多半都會綁著來年的加薪幅度,如果讓老闆認可你的表現,來年加薪就有希望了!
有些場合並非公司表定的流程,但也是個人表達自己的最好機會。
image source:unspalsh
讓自己被看見
舉例來說,當你完成了一項專案,被老闆要求在部門或甚至是跨部門會議上做結案報告時,就是你讓自己被看見的最佳舞台。除了中規中矩把內容講好,你更可以適時地表現專案的亮點,和你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例如在專案執行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是你帶領團隊積極克服,導致專案有完美的結果。
表現亮點並不是要你吹噓或是誇大自己,而是根據事實,在對的場合展現自己的工作成果。
所以表達能力超級重要,不管你是做任何職位,都需要清楚的溝通跟表達能力,才能讓自己被看見。
我常常遇到很多人,描述自己工作內容的方式永遠在平鋪直敘,一直在講自己做了什麼,但卻沒有表達這些事到底產生了什麼結果和影響。這樣對方聽完,只會留下模糊的印象,卻不一定會認為你做了這些努力有什麼實質影響。
第二個方法,是要能主動舉手參與「讓自己被看見」的專案。
舉例來說,我有一位訂閱讀者,他原本在公司的工作是做行銷;但是他們公司的模式是B to B,因此在行銷上無法做太多創新的事情,尤其是在digital marketing方面。他開始感覺,如果一直在這家公司做行銷的位子,未來發展很可能會受限。因此當他的老闆想要拓展客戶資料管理在該部門的應用時,他自動自發舉手願意參與,也因此還學了許多程式,從龐大的客戶資料庫中抓取需要的data出來。
沒想到,客戶資料管理在一兩年後成為該公司最想要投資跟開發的領域,他因此有機會被調到香港區域總部,成為亞太區行銷團隊的一員。
坦白說,學寫程式並非傳統行銷人需要的技能,大部分人都要靠廠商或工程師去抓取資料…但他完全不介意自學,讓這塊能力成為自己的獨有競爭優勢。
image source:unspalsh
活到老不學到老等著被淘汰
相反地,他在台灣同部門的同事,並不認為自己應該要學習新東西,因此對碰客戶資料跟從資料中得到insight這件事情一直缺乏興趣。結果現在就因為跟不上公司要朝向大數據發展的腳步,被老闆冷凍了。
積極的人在職場上永遠是會被提拔的,所以不要怕被賦予原本工作之外的任務,因為它很可能會讓你學習到更多,增強你之後的競爭力;甚至你更應該積極一點,努力去搜尋公司或部門裡有沒有什麼讓你有興趣,可以開發自己潛能的新任務。
最後,打好跟同事與跟老闆的關係,也是成為職場紅人很重要的一點。尤其老闆更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我很少看過跟老闆關係不好,但還能夠在組織裡一路順遂的。很多人在剛進公司初期,都需要靠老闆的支持與提拔,才能夠在組織中站穩腳步,獲得初步的升遷。所以摸好老闆的毛,讓你成為他並肩作戰的夥伴,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