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情誰人知...台韓最低薪資比一比 南韓45K遇到「鑽老鼠洞資方」反而害了自己

原文出自臉書「韓國社會現象之最低薪資調漲後的韓國」,經原作者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授權轉載原文,未經同意者請勿任意轉載!

編輯選文

編輯選文

勞動部終於拍板定案的調薪,從1月1日開始最低薪資調整為2萬3100元,漲幅5%終於擺脫22K,而鄰近的韓國近來也受到調薪影響,讓就業市場有一陣波動,不過媒體報導比較時竟提供錯誤資訊,讓旅韓工作的筆者動怒,她以自身在韓國生活的經驗向讀者分析南韓勞資關係,也提醒台灣人到當地打工度假時,面對薪水問題別傻傻被騙。

image source:flickr/chelsom tsai

#打工度假跟喜歡韓國的你知道嗎?

2019年台灣隨著最低薪資的調漲,「22K」這個名詞也正式走入歷史,台灣的最低月薪調整為23,100,而時薪則調整為新台幣150元。總是愛拿鄰國比較的台灣,這次同樣不會忘記要拿韓國來比一比。同樣的,韓國近期也因為最低薪資調漲炒得沸沸揚揚。不過,最終挑起我寫這篇文章的是因為台灣媒體的誤導,同樣也希望,有要來韓國打工度假,或是正在工作的人注意一下所謂最低薪資的條件與目前的現況避免吃虧。

韓國2015年到2018年的最低時薪分別是韓圜5,580(約台幣143 元)、6,030(約台幣155 元)、6,470(約台幣166 元)、7530(約台幣194元);2016年到2018年的最低月薪則分別為韓圜1,260,270(約台幣32,452元)、1,352,230(約台幣34,820)、1,573,770(約台幣40,525元)。

然而,2018年韓國政府卻投下一個震撼彈,表示2019年的最低時薪將調漲10.9%(與2018年基準相比)達到韓圜8350(約台幣215元),同樣的最低時薪都漲了,沒道理月薪不漲吧?2019年的最低月薪同樣提高至韓圜1,745,150(約台幣44,953元)。聽到台灣剛剛脫離22K,還在23K旋轉的台灣新鮮人,應該聽到「最低薪資」有台灣兩倍,達到將近4萬5千台幣真的是很羨慕吧?但最低薪資調漲後,韓國人真的開心嗎?

#你不知道的韓國物價指標

我記得我某一天晚上下班跟我媽講視訊電話時,用電腦直播跟我媽看同一台晚間新聞時,發現有台灣的新聞拿韓國調整最低薪資的事情來提醒到韓國玩的民眾小心荷包縮水。當時印象很深刻的是報導出現了錯誤的數據:「就連最平凡的路邊辣炒年糕都漲到一份要7千韓圓了,相當於兩倍的價差」。相信跟我一樣長居在韓國的人,應該對於這句話感到很傻眼吧?因為,的確萬物皆漲,連平凡的路邊攤辣炒年糕也有一些調漲的現象,但是一般不可能賣到一份7000韓圜(相當於台幣180元)。

image source:flickr/bryansjs

對於韓國物價沒有概念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個計算的方法基準點是什麼吧?簡單來說,韓國最常見的辣炒年糕路邊攤便像是台灣的陽春麵,方便、好吃、快速又便宜,特別是身上沒帶很多錢時又想飽餐一頓,最後來一杯暖呼呼的免費魚板湯時,路邊攤的辣炒年糕攤就是最好的選項。一碗陽春麵賣到180元台幣,你覺得合理嗎?就算韓國的最低月薪將近台灣的兩倍,但這種平民小吃賣到這種價錢依舊是不合理的。結論就是「Hi,你被台灣媒體騙了唷^_^」。

我工作的地方位於江南地區,附近因為商辦群聚又有大量觀光客聚集的地區,因此物價也十分驚人。就拿我每天中午一餐伙食費來說,最低的消費是7000韓圜(約台幣180元)。對,你沒看錯,這個價格跟前面我說媒體報錯的7000元是同一個7000元,但是對應的料理不同。要是有路邊攤在我點了辣炒年糕後要跟我收7000韓圜,我一定跟他翻臉!沒有錯,韓國的路邊攤的確漲價了,只是並不如台灣媒體報導的這、麼、誇、張。

辣炒年糕漲價後,依照配料等級的確價格有部分店家會從3000漲到4500韓圜,但再重複一次,怎麼漲都沒漲到一份7000韓圜,所以我實在很想問這個數據是哪裡來的?即便你是在路邊攤吃也不用太擔心被坑,因為看不懂韓文沒關係,至少看得懂標價,看板上都會標出大概的標價落在哪個區間內。

#薪情誰人知

而新聞所提及的一份餐點7000韓圜多是指「正餐」,而且多是像泡菜鍋、嫩豆腐鍋、大醬湯這種食堂中「最基本又最便宜」的餐點。絕對不可能是所謂的辣炒年糕、包飯捲、魚板串會出現的價格。不過,即使是在首爾,也會因為地區的不同多少有點價格落差。像是在首爾工廠或是工業較發達的地區,「基本又最便宜的餐點」還是可以找到6000韓圜起跳的(約台幣155元),少數地區擁有佛心的食堂更有5000韓圜(約台幣130元)的餐點。相反的,在方背、瑞草、江南、譯三、宣陵、三成(貿易中心)一帶與首爾幾個黃金景點,基本上屬於蛋黃區。擁有大量的商辦,每天聚集大量的上班族,如果又搭配有大量的觀光客人潮,一餐的基本餐費通常很難找到5000韓圜的佛心店家…。

有人可能會問「你又不是剛在韓國工作的新鮮人,這最低薪資調整對你有影響嗎?」其實影響還是不小,從電影院票到日常生活中開銷最大的伙食費就很有感。特別是外食業的部分,幾乎每道餐點感覺都漲了約500-700韓圜(約台幣13~18元),就連零食都有調漲的打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韓圜的幣值大,所以看起來特別有感。之前很愛去公司附近一家知名的美食店吃飯,過去最低的餐點價格是7500韓圜,打開看起來更新過的菜單,瞬間我就有不祥的預感,果然價格全部調漲。現在價格最低的餐點變成8000韓圜,其他餐點更達到將近1萬韓圜(約新台幣300元)。

日常的一餐就吃到將近台幣200元,而且是每天都這樣吃,應該是在台灣生活的朋友們很難想像的。因為我自己過去只有跟朋友聚餐時,才會吃超過100元台幣。只是在韓國,特別是物價偏高的首爾,一杯咖啡都將近是一餐的錢,不點黑咖啡的話,手做飲料維持在3000-6000韓圜不等(約台幣100-200元)。而且不是星巴克,只是一般路邊隨處可見的咖啡廳。在這樣的物價下,手搖飲料只要標出在3000韓圜以下都讓長居在韓國的人覺得很便宜。

image source:flickr/Jermaine Hou

#大鑽老鼠洞的韓國資方

應該也有人想,韓國薪水調漲,勞工第一個受惠應該很開心吧?其實該怎麼說,月薪族感覺會稍微少一點點,畢竟新鮮人的薪水漲的同時,物價同樣變動了,所以相對之下月薪族比較沒有過大的反應。只是薪水調漲後的打工族並沒有比較開心。因為,韓國的勞動基準法第55條(休假)部分規定,勞工於一周所訂的上班日內達到全勤的話,業者需給予「一周平均一次以上的有薪假」,這也稱之為周休津貼。包含周休津貼的韓國最低時薪將達到韓圜10,020(約台幣258元),而這個有薪假的規定適用於4人以下的微型企業或是個人營業主,只要勞工一週工作時間達到15小時以上,就適用該法條。

當然上有政策就下有對策,韓國的資方也很奸巧,知道有漏洞可以鑽。這個漏洞便是「不超過15小時就好」。15小時?應該有人覺得我是不是記錯了,因為我同事聽到我講的第一個反應也是說:「拜託!怎麼可能15小時啊!你是不是看錯了?」不,我沒看錯,我還特地爬了法條,確定是這樣訂定沒錯。我想最初的法條訂定應該是為了不讓資方鑽漏洞,所以訂了一個15小時這麼讓人難鑽漏洞的時數,但偏偏韓國人堅強到(?)鑽15小時這個老鼠洞。其中衝擊最大的便屬咖啡廳、餐廳等外食業。

#進店裡用手機簡訊點餐是哪招

去年新村的地標之一「麥當勞」宣布結束營業後,讓許多在韓國長居的人感到惋惜,因為過去到新村玩總是習慣跟朋友約在麥當勞前等待,沒想到現在也走入歷史。而這個現象延續前一個外食業受到最低薪資調漲的問題。許多外食企業為了2019年薪資調漲的問題傷透腦筋,甚至從2018年便開始計畫該怎麼進行對策。

其中面對薪資調漲及房租調漲雙重的夾攻下,原本時薪調幅沒這麼大的時候,許多外食業還是選擇撐著,繳納黃金地區的高額店租繼續營業。只是時薪漲幅達到10.9%以後,店主開始無法死撐了,因為人事成本大為增加,加上不知道為什麼這些韓國房東們,不管是租店面還是房子,都很愛漲價!為什麼要常常調漲?漲價逼走人有比較划算膩?講到這個就忍不住生氣,我居住的商辦套房也在兩年期滿後要求漲價,一度讓我考慮要不要離開,最後因為當初繳交的保證金較多,所以才壓下一點點月租。也因為這樣,通常我只要一陣子沒去弘大,再次到弘大玩得時候就會覺得「天啊!好多新店!好陌生」。

回到正題,接續我前面講的韓國的資方也很奸巧這點,他們選擇鑽15小時的老鼠洞之後,出現以下幾種對戰選項:

1、殺無赦!我一刀砍掉讓我的錢變少的勞工

2、要不...撐得這麼難過就把店收了吧?

3、唉…在怎麼樣也不能裁掉跟著我們十幾年的員工,只能咬牙苦撐了

而這三個選項都有人選,只是選擇裁減員工並改為老闆自己或老闆家人下去頂替的狀況變頻繁了(但我看過最奇葩的就是,老闆為了縮減人力成本,在桌子上貼「點餐請用手機簡訊進行(주문은 휴대전화 문자로 해주세요.)」,所以客人坐下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翻菜單後打簡訊。

最低薪資上漲後,勞方要找打工變得更困難,資方的立場也變得很為難。其中更出現所謂「跑龍套時段工讀生(쪼개기 알바)」、「時數分割(시간 쪼개기)」現象,指的便是為了避開做滿15小時候,需給付一天有薪假與周休津貼的狀況。這樣的狀況造成有的人在同一業者一天工作5小時,一周僅工作3天;也有人一天在同一個業者工作2小時,一週工作5天等。這種狀況使得韓國目前面臨1980年後,史上第一次週工作未滿17小時的超短時勤務者達到152萬名,跟2014年的117萬名與2015年121萬名形成極大的對比。勞方為了賺取更多生活費,不得已得找尋第二或第三個打工填補,但這陣子最低時薪調漲後,過去咖啡廳、食堂等基本的打工入門款都變得比往年更難找,而選擇找家人或自身頂替的業主也表示更為疲憊,不知道能撐多久。

image source:flickr/chelsom tsai

#打工度假是否適用?

每年雖然都遇到不少打工度假的人,不過也時常聽到有人碰到有人碰到惡雇主,有時還碰到完全沒勞雇契約的情況下吃虧,整個有苦不知道哪裡申訴。特別是韓國存在許多小小企業或是個人業主,他們對於「雇用員工一定要寫契約」沒有太大的概念,覺得錄取後叫你明天來就來,而身為勞方的外國員工也很難開口要求,只是,即使是外國人打工度假同樣適用於韓國的最低時薪。

過去雖然說有些人會鑽漏洞超出打工時數,雇主也因為不一定知道這項規定所以沒太多問題,但近期,如果是單純算時薪的工作,也許想要超時多賺一點點生活費可能不是這麼容易(當然前提是業主有乖乖守法,給的薪資有最低時薪以上還給周休津貼)。不過奸巧的韓國商人也沒這麼好解決就是……在韓國生活這麼多年來,我覺得還是蠻多無視韓國勞動基準法的小小公司,所以也許有的老闆就選擇給低於最低月薪的薪水,然後超時也不給加班費跟周休津貼,不過就秉持著你也不敢告發他的想法這麼做。

雖然應該還是會有人願意接受資方壓榨默默接受,但我覺得還是要考慮一下不要寵壞慣老闆。因為韓國老闆給工讀生低於最低時薪的狀況我從幾年前就聽過不少次,甚次有的還會覺得對方韓文不好不知道韓國規定,所以整個把對方吃夠夠。我覺得拎北每天工作已經很辛苦了,要是被連血汗錢都被壓榨我真的會爆炸,所以也奉勸來韓國打工度假的人仔細思考一下自己的權利,真的吃虧了即使沒有契約,但只要有對話紀錄與入帳紀錄通常是可以討回一點錢,總之是佐證的東西越少越不利,出門在外還是要好好保護自己。

#終於看到最後啦_結語

雖然我覺得目前韓國還是撞牆期的階段,但是薪資調漲後的暈船還在適應中,韓國的青年失業與房價下跌趨勢出現後,房東開始反應房子租不出去等社會議題也同時在韓國炒得很嚴重,這樣想想我應該還有很多主題有機會像專題報(?)一樣寫一下。

剛好又到年末精算的時期又讓我陷入崩潰,彷彿單身狗是罪一樣,我總覺得我又要補稅了(嘆),針對之前在書上提到的주택청약통장(住宅請約存摺)抵稅的部分,有些人有提過從來沒聽過,這部分我將會在下一篇(?)介紹韓國年末精算2019年版本時一併作補充。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