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萬40歲以下的台灣迷世代 超過五成都想跟爸媽說的話

本文由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授權迷世代研究,未經同意勿轉載
image source: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龍吟2018年度研究,聚焦於台灣青年理想生活,不僅重新梳理從2013年就一路累積的青年訪談,也找回5年前的受訪者,回來聊聊近況與一路轉變,我們聊生活內容也聊生涯發展,這群被認為既囧又悶,總讓大人們看不透的年輕人,面對的挑戰究竟是什麼?
1993年《有線電視法》通過,電視收視空間、選擇更多樣
1994年 410教改大遊行後,教改聯盟成立,教材、升學管道皆朝
1995年 PTT成立,迷世代前段班陸續上大學,踏入網路論壇,連
image source: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不就是台灣的千禧世代
為什麼我們要給他 「迷」 這個字?
網路讓迷世代的世界,不再只是眼前的實體世界,有了網路
過往的資訊渠道有限,像是報章雜誌、電視書籍,但因網路
資訊的背後,意味著比較和選擇,過往做選擇時只能參照身
image source: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很多人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但轉變會影響什麼?
現在不只轉變,更是快速轉變。
讓過往世代的發展經驗,更難以移用於現在的時空。
衍伸出迷世代的另一個挑戰:過往經驗能參考的有限,要如
image source: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選擇是需要練習的
在基本生存條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迷世代對生涯有相對寬
做選擇的背後,意味著對自己負責,而做選擇的思考方式和
想清楚,這件事在生涯探索的過程中特別重要
思辨選項,是迷世代產生出對個人生活想法的過程
image source: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下一頁有更多迷世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