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網路選戰新一章!「網路廟口極大化」創造群眾魅力人物

大數聚

20181120

8409 Views

原文出自「網路選戰新一章,網路廟口極大化」作者Gene Hong, 還是黑貘,本文經本人同意轉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編輯選文

編輯選文

從近年來選舉模式可以看到,除了以往傳統的掃街拜票、街頭巷尾的論述,有越來越多政治人物以網路行銷方式,經營粉絲團、直播、拍影片來宣傳選舉,創造「群眾魅力」的政治人物,就像廟口人群聚集,必然發展政治中心、商業中心,作者針對新一代的網路選戰有一番見解。


image source:FB/韓國瑜FB/柯文哲

在四年前之前,講網路選戰雖然對網路重度使用者來說是一件未來式,但柯文哲之後的兩年後,網路選戰雖然成為一種側翼,但離主流有點遠,而現在呢?說不定是種過去式?

在之前談網路選戰,會說跟傳統選戰最不一樣的地方是:

傳統選戰掃街拜票,從頭到尾能說的只有請多多支持,不可能街口開始論述,巷尾做個總結的政見,即使造勢晚會也一樣,但網路這樣就會被垢病為跳針,要做到吸睛認同,就需要好的政策與論述。

但網路有時最有趣的地方是變化太快,快到這定義現在已經無法適用了。

在去年時,曾討論到直播購物是種對網路的翻轉,在直播興起之前,網路購物的主流靠的是文字與圖片,輔佐規格等描述,再加上一些文案,雖然這還是主流,但直播購物讓那些會用口才與風格特殊的人從店面市場走到了網路,雖然可能整體業績還是輸給購物平台,但已經瓜分不少了。

image source:yahoo

事實上網路直播購物最大的特色是:

  1. 直播的成本降低,幾乎所有人只要有手機就可以。

  2. 直播的傳播方式不再被電視頻道局限,靠社群媒體就很夠了。

  3. 即使資訊不如精製的圖文影音豐富,但還是吸引了一批不想要吸收如此大量資訊與做判斷的觀眾,他們更容易被說動。

在之前不否認的網路被一群文字工作者獨占,因為那時圖片製作與傳輸成本都很高,但在圖文部落格的興起,圖片與相片甚至自拍的美女照,都可以成為讓許多人為之風靡的事。

image source:黑貘

但影音平台與直播平台的興起,隨之降低的不只是資訊技術門檻,年齡門檻、內容門檻都隨之降低,藝人的資本密集包裝不再是種優勢,網紅跟群眾的親近與直接反倒是更迷人的事,即使有時這些話語是無法經得起「檢驗」,但最後的結果是原本的精英反倒是個障礙,能吸引到相同也是那些資訊匱乏症候群的人相當有限,超過萬就是極限了,反倒是20歲年輕人,粉絲數沒有幾十萬還真的無法稱為是網紅。

的確大部份的人本來就不想要從網路獲得資訊來做深度思考,那些就是那群重度網路使用者與自許為知青或文青的人,為了想要証明自己高人一等而有了知識型的消費文化,大部份的人想從網路獲得的是認同與娛樂,當然這並不絕對,甚至若是大部份是「淺娛樂」與「輕正義」,若是再有一點稍微深度的包裝,市場永遠規模較大,就像是現在的手遊市場,所謂的「Serious Game(深度遊戲)」雖然存在,但永遠只是少數與特殊族群。

而在以前要做出文章,圖片、影音、小說、遊戲的需求較高,但隨著技術成熟,越多人越可以參與時,淺碟化就是必然,這不是壞事,而政治也是一樣。

政治從君主,到封建城邦,到貴族世襲,到資本家特權階級,慢慢的把政治權力交給更多人,雖然也是有在走回頭路,但整體而言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理論上這社會會越來越多元。

但有時人還是習慣容易被操弄的「輕正義」而不是「深思維」,一個長篇論述的影響力不足一句「口號」,而接下來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是相信這兩個都是有價值的,但「單一秩序」與「多元並存」是否真的可以同時存在?或者是要用甚麼樣的機制存在?就像是輕正義與深思維的論證,就像是休閒遊戲與深度遊戲那樣的戰爭不會停下來一樣。

image source:FB/韓國瑜

這次的選舉,與其說是創造了一個從基層開始的神話,甚至有人說是透過網路操作,但這是一個完全非典型的網路選戰風格,但也是建立新典範或擴充新的可能性,讓資訊「霸權」從文字工作者,從知識份子族群解放出來,回歸「新廟口政治」,讓我們看到透過網路不需要有很強的論述與實證,只要讓人有所感的「群眾魅力」存在,還是可以透過網路來實現。

image source:FB/柯文哲

而那些人說這是反智的新里程碑,我倒是認為是大家把網路政治想的太過美好,廟口總是聚集一群人,這些人只要夠多,廟口就會成為商業中心、政治中心,這是抵擋不了的, 雖然網路最大的好處是讓資訊的取得成本降低,讓資訊傳遞的幅原更廣,思維邏輯會更清晰有效,但相對的透過「飽合式的攻擊」做到像「群體迷思(Group Thinking)」那樣的封閉狂熱也更有效率。

或許現在是這樣,誰能知道兩年後又會是怎樣呢?

全球時事變化莫測,火速追蹤大數聚FB,給你不一樣的角度觀點



 追蹤大數聚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FacebookShare MessengerShare LineShare